如今魏昶君离开。

    今日无雪,有清晨明霜,如今难得艳阳高照,但风依旧刺骨。

    马车摇晃,魏昶君平静看着。

    之前研究齿轮的中年人名叫茅元仪,也算是大明历史上不错的人才。

    江南浙江人士,天启三年,随孙承宗从军,赞化军机。

    因魏忠贤乱政被削籍。

    崇祯二年,协助孙承宗守通州,崇祯三年督觉华岛水师,受大将军印。

    之后按照原定历史,此人遭遇诬陷,大明衰落,山河无望,纵酒而亡。

    事实上,对比工业,此人武备一事天资卓越。

    对于大明九边重镇山河要塞各类舆图几乎信手拈来。

    更著书立说,写出武备志,精研大明各类器械兵刃。

    这样的人才,即便是如今割据的魏昶君手下,也不算太多。

    魏昶君伸手,掀开马车帘布,看向窗外。

    阳光落在这片荒芜世道,他松了口气,也愈发期待,喃喃开口。

    “总算有希望了。”

    目前魏昶君关注的工业区发展轰轰烈烈,但核心依旧是火车研发布局。

    毕竟崇祯七年之后,大明彻底压不住鞑子和流寇。

    从最初双方侵袭的庞然朝堂,变成如今三足鼎立之乱势。

    很快鞑子就会按照他们伐大树之策,多次绕过大明京师,一路南下劫掠。

    至于之后,济南府之屠更震撼明末时代。

    危机近在眼前。

    有火车在,无论运送兵力驰援,战术战略布置,还是促进物资流转,稳定繁华经济基础,都会彻底盘活局面。

    他要的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抗,而是在这片乱世中寻找机会。

    一个让这片山河重回世界之巅的机会!

    马车上,魏昶君思索记录着。

    火车问题核心。

    问题一,蒸汽锅炉优化及量产,火器营刘方等人开始解决。

    问题二,齿轮组设计,量产,魏昶琅,茅元仪研究。

    问题三,枕木铁轨铺设,铁路网初步成型。

    现在他收起笔,皱眉。

    铁路铺设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只需要基石,枕木,铁轨。

    但实际上其中涉及的问题,甚至比前两个加起来都多。

    魏昶君折返青州府时,距离他下令民部开始铺设轨道已经过去七日。

    如今天气反复无常,大雪再度飘落,民部黄公辅,监察部阎应元,启蒙部保庵录等人都在。

    站在最前方的则是算筹部和一部分工匠。

    众人眉头紧皱,凝视眼前。

    这是他们多次尝试之后发现的问题。

    “里长,如今还在进行土质测试。”

    黄公辅也在汇报,他愈发苍老疲惫,但也期待。

    “工匠发现之前铁轨虽有基石和枕木,但土质松软区域会有部分下沉。”

    “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火车脱出轨道。”

    “另外,莒州到蒙阴城外基本无山脉,但沂县各地多山,届时还需要勘测铁轨铺设角度,根据蒸汽锅炉提供力道进行多次测试。”

    “还有桥梁铺设,隧道挖掘,目前都在进行初步测试。”

    “另外,算筹部上报,铺设铁轨需考虑除地质水文外,还有天气,如今大明常年下雪,形成大面积冻土,但若气候恢复正常,则土质影响也会随之改变。”

    黄公辅所说,基本上都是之后的问题。

    蒙阴城和莒州修建勘测不算太慢。

    魏昶君也不意外。

    毕竟之所以将最初正式投入运行的铁轨铺设规划在蒙阴城到莒州,也是因为要给足够时间让他们适应。

    民部,算筹部勘测汇聚大量各地选拔工匠,甚至对水文气候有所研究的读书人。

    如今进展还算快。

    只是工期也许无法按时完成。

    魏昶君点头,也开始参与其中。

    勘测持续十余日,按照四百年后记忆,魏昶君先后提出分段建设,分段勘测,分段管理的办法。

    大致完成线路勘测后,一边铺设,一边研究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也是借用漕粮运输方案。

    这一日清晨,魏昶君疲惫但站得笔挺,宛若一杆铁枪,锋锐迫人。

    黄公辅,阎应元及一众工匠也攥着手里图纸,激动看着前方。

    今日是蒙阴-莒州段铁轨第一段试通车。

    焦炭燃烧,铁轨上,沉重火车开始冒出滚滚浓烟,发出尖锐呼啸,隆隆声响震耳欲聋。

    随着铁轨缓缓启动,门外寒风呼啸。

    和之前蒙阴城外试通车不同,此次火车上还装载了大量粮食,物资,棉布,沉重至极。

    首段路程全长三十里。

    随火车开始加速,带着物资,两边景色开始飞掠后退,几乎堪比极快的马车全速奔驰。

    尽管魏昶君于四百年后见过风驰电掣,但现在,这里是大明。

    火车运行到如今程度,已经算是很快。

    黄公辅,阎应元等人则更为激动。

    巡山轻骑总长陈铁唳攥紧拳头,看着外界,神色兴奋。

    “往日总说骑兵轻快,日夜奔袭,几可抵两三百里之外。”

    “这火车如今虽未必比纵马奔驰更快,但骑兵抵达远处,难免人困马乏,无力厮杀。”

    “若是能乘坐火车前往各地驰援围剿,只怕如神兵天降,便是鞑子快马,也难以抵挡!”

    他想要做的,是如蓝玉一般的天下名将。

    火车带来的快速运兵,给未来战场带来的,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战术战略变化!

    围剿,穿插,偷袭,驰援,冷兵器厮杀数千年的历史,将会彻底改变!

    相比之下,火绳枪兵总长岳豹则更为激动。

    如今青州三府红袍军,均装配有各类火炮。

    其中杀伤力强大的大口径火炮,红夷大炮在刘方等人手里虽然屡次革新,但依旧沉重,只能用于守城。

    如果运用火车将之运送到野外战场,又该是何等场面?

    如果说各军总长思考的是如何用之于战场,黄公辅等民部管理则更为激动。

    “有此火车,未来东昌府,甚至青州三府,只怕要被各地商会抢破头也要加入其中了!”

    “第一,火车不畏山匪流寇劫掠。”

    “第二,运送速度逐渐变快,则天南海北鲜货则不惧腐朽。”

    “第三,运送量极大!”

    “火车通车,大势可成!”

    这一日,莒州内外欢庆,火车首段,正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