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莒州。

    莒州官员,各县县令如今矗立官衙。

    有官员还在匆匆指点其余衙役陈设拜访,喜气洋洋。

    泰新县令林巽之鬓边白发整齐,目光复杂。

    自鞑子屡次南下,近年许久不曾这般热闹。

    这一切都是为了赞颂——蒙阴新知县魏昶君。

    “制曰,奉公守正,人臣以尽职,唯忠立身扬名......”

    蓝灰衣袍上绣金线,在场官员无不低眉。

    赫然正是当今皇帝崇祯身边传旨太监,袁德善!

    “今赐金百两,牌匾一副,擢蒙阴魏昶君为蒙阴知县......”

    赏赐宣读,魏昶君长身而立,背脊笔挺,携周愈才,洛水老道,王旗几人拱手。

    “臣魏昶君,必尽忠职守,庇护一方以谢君恩。”

    青衫招摇,渊停岳峙。

    来县知县黄荃行眼底划过惊艳。

    若是寻常小族子弟,一朝得见天恩,无不感激涕零。

    此人气度,当真不凡。

    泰新知县林巽之抚须,心内复杂。

    不卑不亢,更能以蒙阴小县力斩鞑子,蒙阴小县,怕是出了天骄。

    “不错,文韬武略,俱是上佳。”

    “当真英雄出少年。”

    宣旨赏赐毕,魏昶君跨马,携二十鞑子首级从容游城。

    人群中,几名百姓惊叹看着,不由挥手。

    “魏知县威武!”

    “是鞑子首级,大明威武,魏知县威武!”

    牌匾老旧,却干净整洁,此地是昔日诸多读书人参加科举之地。

    榜上有名客栈。

    南成梁苍老目光随马上青年而行,内心慨叹。

    昔日此人不过是前来科考的升斗小民。

    纵然惊艳,也不过是才华。

    如今看来,治国驱敌手段,竟也如此渊深难测。

    “那小城,倒是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

    游城示威并未持续太久,鞑子首级在魏昶君翻身下马后,便被宣旨太监袁德善带走。

    魏昶君并未多说。

    大明需要胜利,而他需要名望,以获得踏入乱世自保资格。

    他要让崇祯看到,要让京师看到。

    官道上,马蹄起落,溅起尘埃。

    来时魏昶君不过是蒙阴下品县一县丞,再踏归途,如今已携崇祯钦命。

    不仅成为蒙阴知县,真正掌控一地军政,更遥领莒州通判之职。

    如今莒州官场,掌管军政一体的,便是知州杨圣文,同知张寅,同知陈衷,掌地方盐、粮、刑名、江河水利以及抚绥民夷,清理军籍等事务。

    除了此三人,自己所任通判,有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权,并带有皇帝监察之职。

    虽然目前并没有什么权力,但至少已有名声。

    马背上,魏昶君回首,望着阴郁莒州,荒芜弥漫,默默思索。

    此地必须拿下。

    在崇祯三年,拿下莒州,并周边各县,还有东昌府,青州府,济南府,随时可攻!

    返回蒙阴县的魏昶君迎来首次百姓热烈欢呼,但摆在魏昶君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出现。

    塑造军体,政体!

    短短半天时间,启蒙部,巡山轻骑,沂城铁军,红袍军卫,夜不收阴队,夜不收阳队,火绳枪队各部总长,要员纷纷抵达。

    蒙阴县衙。

    坐在魏昶君身边之人分为三个部分。

    一个以周愈才,徐白海为首,负责蒙阴,沂城抚民事宜。

    一个以保庵录,楚意,南道赢为首,负责军事思想启蒙部。

    另一个则以王旗,洛水老道,青石子,莫柱竣等总长为首,掌控各军。

    蒙阴县城,他手下所有核心人员全部汇聚于此。

    穿越至此,这便是所有班底。

    魏昶君平静扫过,许久才终于开口。

    “吾今日召集,只为一事。”

    “重塑军政,别于大明!

    “为未来做准备!”

    ”

    魏昶君起身,气息肃然。

    “启蒙部,昔日负责军中思想,即日起,为日后最高部门。”

    “自此军事和政事指令,以吾与启蒙部商讨后发布,各军皆需遵从!”

    保庵录,楚意,南道赢三人眼底兴奋,沉稳抱拳。

    “是!”

    魏昶君目光转动,看向王旗,莫柱竣,青石子等各军总长。

    “凡吾军中官职,不随大明制。”

    “新制如下——”

    “其一,军中从下至上,辖十人者为十人卫,辖五十人者为五十人卫,掌五十人,至百人卫,三百人卫,五百人为总长。”

    “三百人卫麾下有三个百人卫,六个五十人卫,三十个十人卫。”

    “其二,军中卫官配设师官。”

    “十人卫配十人师,五十人卫配五十人师,逐级类推,以至总师。”

    “所有师官由启蒙部直接调遣安排。”

    “凡各军决策,需由师,卫官共同决定,方可执行!”

    眼见众人疑惑,魏昶君继续开口。

    “卫官负责战时指令,训练,师官负责思想培训,读书学习。”

    魏昶君神情凝重,军队卫官必须配师官,这是现代参考了连长必须配连参谋,只有这样,这一支军队才不会被将领掌握,才不会变得欺压百姓,才不会忘记初心。

    因为每一名师官都来自启蒙部思想培养出的优秀官员,他们再培养教导出优秀士兵,从而强化整体军队,彻底和过去封建军队割裂开,这也是启蒙部为什么会是最高部门的原因。

    在场岳豹,莫柱竣,陈铁唳等总长闻言,面色骤变,有人激动的攥紧了拳头,终于等到了新政体出现,这意味着里长真正做好了准备,开始推翻大明,创建一个崭新的时代!!!

    纵然他们不清楚增设卫官,塑造思想有何作用。

    但单单只是更改军制,便能看出。

    里长即将重塑政体,换言之,从踏出这一步开始,他们已经走上与大明截然不同的道路!

    王朝级最重要的——改天换地,已然开始!

    人群中,洛水老道难以置信,注视青年,胸中泛起滔天巨浪。

    其他总长或许不明白,但他已经模糊感知。

    昔日大汉取秦,依靠便是推翻暴政之思想。

    大明取元,亦是因为军中有信念。

    即便强如那些开国铁军将士,也只是生活所迫。

    如今,这座县城,却有了一直有思想的大军雏形。

    这里将会出现一支历史上前所未有之军!

    在场总长并未意识到,军队制度创建,启蒙部的出现,在今日乃至以后历史将带来巨大变动,从此刻开始,历史迈入新的篇幅。

    <a href="https://www.eexsvvw.cc/148719/36792909/" target="_blank">https://www.eexsvvw.cc/148719/36792909/</a>

    <a href="http://www.eexsvvw.cc" target="_blank">www.eexsvvw.cc</a>。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