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所的某间会议室里,陈舟这个研究小组的成员,已经全部到齐。

    克罗斯和高结,分别坐在会议桌的左右手位置。

    两人倒是没有说话,只静静等待着陈舟的到来。

    而其他的研究人员,倒是正热烈的讨论着。

    “你们说陈舟教授,是不是已经完全做好了这次实验的计划我们这次开完研讨会,就要奔赴中微子振荡的战场了”

    “应该是这样吧我听说陈舟教授,已经和高结教授、克罗斯教授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而我们这些人,也是他们专门为这个课题筛选出来的。”

    “我也听过这样的说法,只不过,中微子振荡的课题,很明显不是这个时间段,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课题。所以,我觉得陈舟教授他们,也未必能够制定出多么详细的计划。”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陈舟教授他们,在中微子振荡这个课题上,肯定已经有了理论研究的进展,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从实验的角度去验证理论。”

    “应该没那么快吧目前国际上关于中微子振荡有关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还是2012年我们国家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所发现的,最后一种中微子振荡。”

    “我也觉得应该没有那么快,毕竟陈舟教授才刚结束胶球的课题研究,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陈舟教授也就是在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前,才在cern那,开始进行中微子振荡有关课题的研究的。”

    “可是你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组建这个研究小组的,可是陈舟教授啊他从开始研究胶球,到最终发现胶球,也才多长时间”

    “这”

    “这什么这从陈舟教授以往的经历来看,就算他还没有从理论上解决中微子振荡的有关课题,那肯定也快了这可又是一个诺奖级别的课题呀”

    听到这位仁兄的话,除了先前参与讨论的几人,还有不少研究人员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

    而且,从他们的眼神里,还能看到一丝“我懂”的含义。

    诚如这位仁兄所说,陈舟这个人,简直就是惊喜的代名词。

    任谁也没有想到过,一个数学系的学生,能够解决胶球的问题,并成功找到了这个粒子物理学界寻找多年的粒子。

    更可怕的是,这个人才21岁

    “咱们光讨论,也没用,一切还是得等陈舟教授出现,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参与讨论的一位研究人员,最终说道。

    只不过,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从他的表情,从他的眼神,都能看的一丝抑制不住的期待。

    “反正我是相信陈舟教授的,我也相信我们这个经过陈舟教授筛选的研究小组”

    这位仁兄听到这话后,仍是说了一句。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便被推开了。

    一道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年轻人帅气的脸庞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大家都来了”

    听到陈舟的话,高结立马回道“一接到你的电话,我就通知了下去。咱们研究小组的人,都到齐了。”

    闻言,陈舟一边扫过在座的众人,一边走到了会议桌的主位。

    “那行,咱们研究小组的第一次研讨会,就开始吧。高结教授,你来主持。”

    “好”

    简短的对话,也宣告了这次研讨会的正式开始。

    由高结主持,克罗斯在一旁辅助。

    这是陈舟一开始,就定下的两人之间的搭档方式。

    “各位,一一介绍的流程,咱们就先略过了,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会慢慢熟悉的。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正题,中微子振荡实验及寻找重中微子课题的讨论”

    高结说话的同时,克罗斯也拿出一沓打印稿,开始发给每个人。

    这是两个人与陈舟商议出来的前期研究计划。

    拿到打印稿的人,也开始审视这份“别出心裁”的研究计划。

    之所以说别出心裁,是因为这份研究计划,切切实实的囊括了每个人。

    还有,陈舟给他们两人的文献资料,也被很好的分割给了在场的每一位研究人员。

    只不过,高结和克罗斯,包括陈舟在内,对于这些文献资料,也还是要全面梳理,全面掌握的。

    这也是陈舟对于高结和克罗斯的单独要求。

    “大家别都一幅吃惊的模样,文献资料只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课题任务。”

    “而且,分给大家的文献资料,也是经过我们商议之后,针对每个人,特意划出来的。”

    听到高结的话,在座的研究人员们,开始头碰头,互相探查对方拿到的打印稿内容。

    看完之后,众人的心中,不免感到一丝惊讶。

    每个人的研究计划,居然都是不一样的

    偏偏看上面所列的文献资料的名字,又很是契合自身的所长

    他们很难想象,陈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怎么就能够,这么契合的分割这么多的文献资料

    一时间,众人对这个课题小组的信心,也再次上升了一些。

    坐在会议桌主位的陈舟,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对于众人的反应,他早有预料。

    事实上,这份研究计划,之所以会有文献资料分割,针对性的交给每位研究人员,也是他的决定。

    他希望每位研究人员,都能够在这个研究小组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是真正的精英团队。

    高结和克罗斯,同样观察到了众人的表情。

    他们俩对视了一眼,也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陈舟交给他们的文献分割任务,没白做

    “大家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前期研究计划,这也是我们在之后一到两个月时间里,各自需要保证完成的任务”

    收回目光,高结开始就研究计划的事,详细讲述着具体的安排。

    在研究计划的事情落实之后,便是研讨会的第二阶段了。

    就这次的课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也就是俗称的“头脑风暴”。

    这一流程,也是陈舟要求加入的。

    他想看看自己的研究人员们,都有哪些不一样的理解。

    而且,头脑风暴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别人口中看似不成熟的观点,很可能就是破解这一课题的关键。

    陈舟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启发自己。

    或许阅历、眼界、能力,他们比不上陈舟。

    但是,这帮研究人员,在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经历,绝对比陈舟丰富的多。

    这也是陈舟在整个研讨会过程中,听的最认真的时间。

    会议室里的氛围,也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顶峰。

    每位研究人员,或是出于表现自己的心里,或是出于认真思考的结果,都在积极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这种讨论氛围,也是令高结和克罗斯没有想到的。

    他们还以为,这些人多数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来快速的度过这个流程。

    却没想到,这里面,有不少人的想法,还是令人深思的。

    尤其是陈舟的作为,也是出乎了高结和克罗斯,乃至于在场所有研究人员的预料。

    当一位研究人员的想法说完之后,陈舟都会礼貌的说一句“我觉得你的想法很不错”,然后切实的针对这位研究人员的想法,与他展开沟通和交流。

    在这里面,陈舟完全没有诺奖大佬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位好学的学生。

    高结和克罗斯觉得,或许正是陈舟的这种尊重,才形成了这种积极的讨论氛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高结,还是克罗斯,也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最后一个谈自己的想法,并做总结的人,还是陈舟。

    毕竟,陈舟才是研究小组的组长嘛。

    时间也在这种积极的讨论氛围中,悄然流逝。

    研讨会第二阶段结束时,已经到了中午12点多。

    陈舟在忙完燕大的事,来到高能所时,是上午10点左右。

    也就是说,他们的研讨会,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而这两个多小时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着属于“头脑风暴”的第二阶段。

    只不过,时间虽然已近中午,却没有一个人,露出想要中途暂停的表情。

    大家仿佛都忘记了时间,沉浸在了研讨会之中。

    研讨会也继续进行,来到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虽然简单了不少,也没那么占用时间。

    却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一个阶段。

    因为这里讨论的,就是具体实验的准备工作了。

    在这个阶段,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期待。

    期待着具体实验到来的那一天。

    随后便是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研讨会结束时,时间也来到了下午五点左右。

    整整开了近7个小时的研讨会

    这场研讨会,不能说是高能所里,开的时间最长的会。

    但绝对是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享受其中的研讨会。

    以至于,开了这么长时间的会,这群研究人员离开会议室时,他们的脸上,还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种给每个人空间和时间,充分展示自己的研讨会,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

    这种被充分尊重的感觉,他们真的从来没有过

    他们此刻只觉得,能够来到陈舟的研究小组,真的是来对了

    就算是陈舟最后总结时,要求每个人每周写一份研究总结,他们也觉得这是应该的。

    并且,经过这场意义非凡,且体验完全不同的研讨会之后。

    每个人,也都更加坚信这个课题的未来,坚信这个研究小组的未来

    会议室里,小组里的研究人员都离开了之后,还剩下陈舟、高结和克罗斯三人。

    陈舟看了看高结,又看了看克罗斯,开口说道“马上进入2018年了,也快到华国的春节假期了,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得在春节假期之前完成。”

    高结点点头“好,你放心。”

    克罗斯也点点头“没问题”

    听到两人意思虽然相同,语气却完全不同的回答,陈舟不由得笑了笑。

    说起来,在第一次研讨会的人选上,陈舟还犹豫过。

    到底该让高结主持,还是该让克罗斯主持。

    最终,陈舟选择了这位看上去不善言辞的高结教授。

    结果也不出陈舟所料。

    在课题的研讨会这块,高结完全没有不善言辞的感觉。

    看到陈舟脸上的笑意,克罗斯奇怪的问道“你笑什么”

    高结也是不解的看向陈舟。

    陈舟看了两人一眼,没有解释,反而是说道“跟你们俩说个事,第一次研讨会结束,咱们的课题也算是正式启动了,研究小组里的事,估计还有不少,就拜托你们俩了哈。”

    听到陈舟的话,克罗斯和高结同时一愣。

    这啥意思

    研究小组的事,就拜托我们了

    你这是选完人,安排完,就要当甩手掌柜吗

    于是,克罗斯问道“那你呢”

    陈舟“我啊”

    克罗斯点点头。

    陈舟笑着说道,“我的话,这段时间,得把燕大那边研究生的事,给落实了。然后的话,我可能需要一段独立的时间”

    没明白陈舟意思的克罗斯和高结两人,互相看了看,同时问道“啥意思”

    陈舟吐出两个字“闭关”

    说完,陈舟便留下楞在原地的两人,径直离开了会议室。

    好一会,克罗斯和高结才反应过来。

    高结也是陈舟的“闭关”是什么意思的,克罗斯跟他说过陈舟的事。

    所以,乍一听陈舟说出这两字,他的心里,满是震惊。

    因为克罗斯告诉他,陈舟只要闭关,那就将要有重大的研究成果出炉。

    那这一次,是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吗

    想不通的高结,就打算问问身旁的克罗斯。

    只不过,当他看到克罗斯脸上震惊的表情时,也就懂了。

    这家伙,估计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果然,高结就听到克罗斯小声的嘀咕着“什么情况我怎么一点也没有发现他要闭关的苗头难道说是他那个数学课题又有了突破可是也不对啊还是说是今天的研讨会”

    虽然两人都不知道陈舟要“闭关”的原因。

    但是,有一点,两人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陈舟恐怕又要做出重大的研究成果了

    一想到这,两人的内心,都希望陈舟“闭关”的原因,是因为中微子振荡的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