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领导的问话,李振邦心头一喜。
怎么回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原本他就打算利用汇报工作的时间,跟老领导提一提这件事的。
只不过,因为陈舟的影响,科技部门的事情,突然变多了起来。
再加上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才一直没来得及说这件事。
却没想到,老领导居然主动问起了这件事。
这倒也省去了自己再找机会来提这件事了。
“是这样的,老领导”李振邦快速地在脑海里,把整件事梳理了一遍,然后开始解释。
“关于陈舟回不回国的讨论,实际上早在陈舟出国之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陈舟主动发了一篇微博,回应了这件事。”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陈舟这次来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之后,这件事会以一种极其迅猛的速度,再次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
“老领导,这件事情的发展,是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的”
听完李振邦的叙述,老领导轻声问道“当时陈舟是怎么回应的”
李振邦如实说道“陈舟当时就一句话,他说,自己一定会回国。”
老领导听到这话,顿时乐道“这小子,有个性”
李振邦也笑着说道“确实很有个性,一句话表明立场,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老领导点点头“既如此,那他们现在闹腾什么”
李振邦回道“老领导,其实咱们国内的科学界,一直处在一个,一个特殊的状态。”
老领导微微皱眉,疑惑的问道“什么特殊的状态”
李振邦直接答道“尸位素餐,关系网交错。”
这句话说完,李振邦就紧盯着皱着眉头的老领导。
老领导没有说话,只皱着眉头,眼神则落在那份报纸上。
李振邦张了张嘴,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有些事情,说得太多,说的太急,并不好。
他相信,老领导有着自觉的考虑,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况且,这本身就是长年积累的痼疾,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停顿了片刻,老领导轻声问道“振邦,你觉得陈舟的选择会是什么你是负责国家万人计划一事的,跟他的接触也不少,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振邦闻言,顿时明白了老领导的意思。
随即,李振邦便说道“我觉得,以陈舟的性格,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搞科研,他都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我相信陈舟他会兑现自己说过的话。”
说完之后,李振邦想起一件事,又补充了一句“有这样看法的人,远不止我一个,陈舟他先前的学校,先前的老师,也都相信他会回来。”
老领导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好的,老领导。”李振邦默默应了一声,便准备离开办公室。
在李振邦朝办公室门口走的时候,老领导又翻看了一遍报纸上的新闻。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通过官网公告和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宣布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名单。我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陈舟,成功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同时,陈舟还打破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年轻得主的年龄记录”
快速扫了一遍之后,老领导缓缓放下报纸,微微抬头,看向李振邦离去的背影。
他想了想,轻声说道“振邦,这件事我会好好了解一番的。”
听到老领导的声音,李振邦的脚步微微一滞。
他转过头,看向老领导。
老领导冲李振邦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
“克罗斯,其他的研究人员,都安排好了”
酒店房间里,陈舟看着眼前的克罗斯,出声问道。
克罗斯闻言,点点头“都安排好了,和我们是同一天的时间,我们去cern,他们去华国。”
陈舟又问道“那华国那边,联系好了”
“是的,早就联系好了。”克罗斯想到华国那边的回应,不由得笑道,“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听到有这么多研究人员愿意过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陈舟看了一眼,略带小兴奋的克罗斯,微微摇了摇头。
这家伙,自从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简直是比自己还高兴。
本来,陈舟是打算让克罗斯先行带着这一批研究人员,前往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
只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使得克罗斯自个不愿意。
他一定要好好履行自己的“司机职责”,陪着陈舟去斯德哥尔摩领奖。
这一点,陈舟自然无法拒绝。
毕竟,这位在粒子物理学界,也算小有名气的克罗斯教授,从胶球被解决开始,就算是成功应聘上了陈舟的司机职位。
这不能平常光开玩笑,真到领奖的时候,却把人给抛弃吧
这样做,怎么看也都不合适。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安排,克罗斯陪着陈舟去cern,完成之前约好的10月份实验。
而其他人,直接去华国科学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始适应华国的研究机构。
见陈舟没有说话,克罗斯又说道“我最近也看到了华国那边的新闻,怎么你这打破华国的零的记录后,却没有成为华国的第一人反而,这些人都在担心你会再也不会去,甚至于,还有人好像就不想让你回去”
陈舟听到这两个问题,轻声笑道“没什么为什么,有人在背后搞事情罢了,等我回去,他们就知道小丑究竟是谁了。”
说完,陈舟转移话题道“这次10月份,在cern的实验,你记得多收集一些实验的数据。”
克罗斯疑惑道“那你呢”
陈舟笑道“咱们分工合作嘛,你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我进行数据处理。”
克罗斯微微一愣,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猛地抬起头,克罗斯看着陈舟,表情略显古怪。
他想起来,在陈舟第一次加入弗里德曼的课题组,在第一次胶球实验之后。
他和陈舟,就是这么分工的。
陈舟负责数据处理,他
好吧,他啥也没干
看到克罗斯脸上的表情,陈舟顿时了然,他笑着解释道“你放心吧,不会和之前一样的,你肯定有参与感。”
克罗斯“”
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学术交流结束后,陈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的学术交流的活动,也就彻底宣告了结束。
陈舟原定的游学计划,至此也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其后,也只剩下,cern那边的实验参与了。
说到cern的实验参与,cern那边其实一直挺担心的。
尤其是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更是发自内心的担忧。
生怕陈舟以太忙为由,,或者陈舟加入了其它实验室,进而婉拒了原本商议好的实验参与一事。
毕竟,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直接使得陈舟成为了粒子物理学界的香饽饽。
全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都想着将这位至今去向成谜的年轻科学家,招入麾下。
当然,这得除了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华国国内的舆论情况,也早已传到了国外。
这也导致,国外的诸多实验室,对陈舟的态度,更加热情。
就拿cern来说,现在华国不待见陈舟,那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因此,在和陈舟确认了实验参与一事不变的同时。
cern这边,不仅放心了心中的担忧,还连带着开始准备后续的计划。
最终能不能留住是一回事,但做与不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陈舟和克罗斯与弗里德曼等人告别后,便再次登上了前往日内瓦的航班。
在陈舟和克罗斯走后,弗里德曼便返回了麻省理工。
这位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大牛,打算将之后的时光,都留给自己的教学工作。
而其余的研究人员,则依照各自的安排,准备于近期前往华国。
当再一次来到cern时,陈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人,似乎更热情了。
这次负责跟陈舟对接,安排相关实验参与事宜的,仍然是米彻约翰斯通。
从他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就知道,陈舟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人更热情了。
“陈舟博士,恭喜您,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前往cern的路上,米彻约翰斯通对陈舟恭喜道。
就连话里对陈舟的称呼,也由你,变为了您。
陈舟笑了笑,谦虚地表示“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一个代表罢了。”
米彻约翰斯通不赞同地说道“如果没有你完善粒子基本理论,从理论上解决色禁闭的问题,然后又负责统筹实验安排,那么必然是不可能发现胶球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嘉奖的是智慧的物理学大脑,绝不是一个人的辛劳所以,陈舟博士,您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是高于其他研究人员总和的。”
陈舟轻声笑了笑,却没有接这个话。
这话听着就好了,反正说的那么好听。
只要自己别当真就行。
如果没有sc的研究人员,为了最后实验计划,所付出的心血的和努力。
就算是他有再完善的理论,那也只是理论而已。
到最后,胶球到底会由谁发现,可就说不准了。
来到cern的实验室之后,在正式隆重的介绍之后,他和克罗斯两人,加入了相关的实验课题组。
本来在陈舟的计划中,cern这边,最精彩的对撞机实验,应该是在8月份。
而他在10月份过来,正好会错过,这部分精彩的实验。
却没想到,cern调整了相应的实验计划。
陈舟这次来,正好赶上重中微子的搜索。
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有趣的实验。
2012年,质量为125v的标量粒子被发现后,高能物理学家的心态就是矛盾的。
一方面,希望该粒子就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
另一方面,又渴望它不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而是某新物理的“类希格斯粒子”。
因此,cern近些年来的实验计划中,基本上都有借助于hc大型强制对撞机,进行精确测量标准模型参数,从而判定希格斯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粒子。
2017年,已经进行的实验,便是将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对撞能量调整至13tev,利用超环面仪器和紧凑渺子线圈两大探测器,采集对撞事例的数据。
通过分析hbb、μμ、tt、γγ、hzz4、hzz等过程,以及tth耦合常数,进而确定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及与其他基本粒子的耦合常数。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认该标量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
但随着数据的累计,上述测量的精度,会进一步提高。
除了这一和希格斯粒子有关的实验外,cern所进行的实验,还有另一大重要任务。
那就是,直接寻找“新粒子”。
2017年,已进行的实验,就有对s、seton、039、z039、etoquark、矢量型夸克、高维度粒子、复合粒子,甚至是暗物质粒子等的全方位搜索。
而重中微子,便是今年最后一个,还算精彩而有趣的搜索实验。
只不过,虽然烧了不少经费,也获得了不少的实验数据。
但是,上述“新粒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却是完全没有找到的。
所以,今年最后的希望,也就被寄托在了重中微子的探测上。
当米彻约翰斯通介绍完实验的情况后,陈舟忽的就有些不妙的感觉。
果然,一扭头,就看到了米彻约翰斯通那谄媚的笑脸。
陈舟顿时心里一咯噔“这人该不会以为,我能找到重中微子吧”
当陈舟再一次来到cern的消息,被传开了以后。
所有人都开始以为,陈舟最终选择的是cern。
尤其是,当听到陈舟已经正式加入cern的课题组,开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时候。
这种猜测,更是平添了几分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华国国内的舆论,也在此暴躁起来。
付海天等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开始把手中的“大招”,一个接一个放出来。
付海天更是做梦也没想到,陈舟会再回到cern去,还加入了cern的课题组。
这简直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对立面嘛
一时间,华国国内,舆论哗然。
绝大部分的人,都开始跟随舆论大潮,指责起了陈舟。
全然不记得,前段时间,还因为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一事,而全国兴奋呢。
只不过,就在付海天等人,以为陈舟这次死定了,再也没人能救。
他们已备好香槟,准备庆祝之时。
新闻联播率先以一则长达30秒的新闻,报道了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
随后便是,华国科技部门发了一则公告。
公告内容,正是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说明。
其中,着重强调了一件事。
那就是,陈舟仍然是国家“万人计划”的人员。
他仍然在进行着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
公告发出后,紧接着便是各大官媒的发声。
他们的主旨只有一个。
不信谣,不传谣
坚决维护华国科学家基本信誉,
怎么回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原本他就打算利用汇报工作的时间,跟老领导提一提这件事的。
只不过,因为陈舟的影响,科技部门的事情,突然变多了起来。
再加上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才一直没来得及说这件事。
却没想到,老领导居然主动问起了这件事。
这倒也省去了自己再找机会来提这件事了。
“是这样的,老领导”李振邦快速地在脑海里,把整件事梳理了一遍,然后开始解释。
“关于陈舟回不回国的讨论,实际上早在陈舟出国之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陈舟主动发了一篇微博,回应了这件事。”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陈舟这次来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之后,这件事会以一种极其迅猛的速度,再次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
“老领导,这件事情的发展,是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的”
听完李振邦的叙述,老领导轻声问道“当时陈舟是怎么回应的”
李振邦如实说道“陈舟当时就一句话,他说,自己一定会回国。”
老领导听到这话,顿时乐道“这小子,有个性”
李振邦也笑着说道“确实很有个性,一句话表明立场,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老领导点点头“既如此,那他们现在闹腾什么”
李振邦回道“老领导,其实咱们国内的科学界,一直处在一个,一个特殊的状态。”
老领导微微皱眉,疑惑的问道“什么特殊的状态”
李振邦直接答道“尸位素餐,关系网交错。”
这句话说完,李振邦就紧盯着皱着眉头的老领导。
老领导没有说话,只皱着眉头,眼神则落在那份报纸上。
李振邦张了张嘴,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有些事情,说得太多,说的太急,并不好。
他相信,老领导有着自觉的考虑,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况且,这本身就是长年积累的痼疾,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停顿了片刻,老领导轻声问道“振邦,你觉得陈舟的选择会是什么你是负责国家万人计划一事的,跟他的接触也不少,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振邦闻言,顿时明白了老领导的意思。
随即,李振邦便说道“我觉得,以陈舟的性格,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搞科研,他都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我相信陈舟他会兑现自己说过的话。”
说完之后,李振邦想起一件事,又补充了一句“有这样看法的人,远不止我一个,陈舟他先前的学校,先前的老师,也都相信他会回来。”
老领导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好的,老领导。”李振邦默默应了一声,便准备离开办公室。
在李振邦朝办公室门口走的时候,老领导又翻看了一遍报纸上的新闻。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通过官网公告和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宣布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名单。我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陈舟,成功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同时,陈舟还打破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年轻得主的年龄记录”
快速扫了一遍之后,老领导缓缓放下报纸,微微抬头,看向李振邦离去的背影。
他想了想,轻声说道“振邦,这件事我会好好了解一番的。”
听到老领导的声音,李振邦的脚步微微一滞。
他转过头,看向老领导。
老领导冲李振邦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
“克罗斯,其他的研究人员,都安排好了”
酒店房间里,陈舟看着眼前的克罗斯,出声问道。
克罗斯闻言,点点头“都安排好了,和我们是同一天的时间,我们去cern,他们去华国。”
陈舟又问道“那华国那边,联系好了”
“是的,早就联系好了。”克罗斯想到华国那边的回应,不由得笑道,“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听到有这么多研究人员愿意过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陈舟看了一眼,略带小兴奋的克罗斯,微微摇了摇头。
这家伙,自从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简直是比自己还高兴。
本来,陈舟是打算让克罗斯先行带着这一批研究人员,前往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
只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使得克罗斯自个不愿意。
他一定要好好履行自己的“司机职责”,陪着陈舟去斯德哥尔摩领奖。
这一点,陈舟自然无法拒绝。
毕竟,这位在粒子物理学界,也算小有名气的克罗斯教授,从胶球被解决开始,就算是成功应聘上了陈舟的司机职位。
这不能平常光开玩笑,真到领奖的时候,却把人给抛弃吧
这样做,怎么看也都不合适。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安排,克罗斯陪着陈舟去cern,完成之前约好的10月份实验。
而其他人,直接去华国科学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始适应华国的研究机构。
见陈舟没有说话,克罗斯又说道“我最近也看到了华国那边的新闻,怎么你这打破华国的零的记录后,却没有成为华国的第一人反而,这些人都在担心你会再也不会去,甚至于,还有人好像就不想让你回去”
陈舟听到这两个问题,轻声笑道“没什么为什么,有人在背后搞事情罢了,等我回去,他们就知道小丑究竟是谁了。”
说完,陈舟转移话题道“这次10月份,在cern的实验,你记得多收集一些实验的数据。”
克罗斯疑惑道“那你呢”
陈舟笑道“咱们分工合作嘛,你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我进行数据处理。”
克罗斯微微一愣,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猛地抬起头,克罗斯看着陈舟,表情略显古怪。
他想起来,在陈舟第一次加入弗里德曼的课题组,在第一次胶球实验之后。
他和陈舟,就是这么分工的。
陈舟负责数据处理,他
好吧,他啥也没干
看到克罗斯脸上的表情,陈舟顿时了然,他笑着解释道“你放心吧,不会和之前一样的,你肯定有参与感。”
克罗斯“”
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学术交流结束后,陈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的学术交流的活动,也就彻底宣告了结束。
陈舟原定的游学计划,至此也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其后,也只剩下,cern那边的实验参与了。
说到cern的实验参与,cern那边其实一直挺担心的。
尤其是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更是发自内心的担忧。
生怕陈舟以太忙为由,,或者陈舟加入了其它实验室,进而婉拒了原本商议好的实验参与一事。
毕竟,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直接使得陈舟成为了粒子物理学界的香饽饽。
全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都想着将这位至今去向成谜的年轻科学家,招入麾下。
当然,这得除了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华国国内的舆论情况,也早已传到了国外。
这也导致,国外的诸多实验室,对陈舟的态度,更加热情。
就拿cern来说,现在华国不待见陈舟,那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因此,在和陈舟确认了实验参与一事不变的同时。
cern这边,不仅放心了心中的担忧,还连带着开始准备后续的计划。
最终能不能留住是一回事,但做与不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陈舟和克罗斯与弗里德曼等人告别后,便再次登上了前往日内瓦的航班。
在陈舟和克罗斯走后,弗里德曼便返回了麻省理工。
这位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大牛,打算将之后的时光,都留给自己的教学工作。
而其余的研究人员,则依照各自的安排,准备于近期前往华国。
当再一次来到cern时,陈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人,似乎更热情了。
这次负责跟陈舟对接,安排相关实验参与事宜的,仍然是米彻约翰斯通。
从他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就知道,陈舟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人更热情了。
“陈舟博士,恭喜您,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前往cern的路上,米彻约翰斯通对陈舟恭喜道。
就连话里对陈舟的称呼,也由你,变为了您。
陈舟笑了笑,谦虚地表示“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一个代表罢了。”
米彻约翰斯通不赞同地说道“如果没有你完善粒子基本理论,从理论上解决色禁闭的问题,然后又负责统筹实验安排,那么必然是不可能发现胶球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嘉奖的是智慧的物理学大脑,绝不是一个人的辛劳所以,陈舟博士,您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是高于其他研究人员总和的。”
陈舟轻声笑了笑,却没有接这个话。
这话听着就好了,反正说的那么好听。
只要自己别当真就行。
如果没有sc的研究人员,为了最后实验计划,所付出的心血的和努力。
就算是他有再完善的理论,那也只是理论而已。
到最后,胶球到底会由谁发现,可就说不准了。
来到cern的实验室之后,在正式隆重的介绍之后,他和克罗斯两人,加入了相关的实验课题组。
本来在陈舟的计划中,cern这边,最精彩的对撞机实验,应该是在8月份。
而他在10月份过来,正好会错过,这部分精彩的实验。
却没想到,cern调整了相应的实验计划。
陈舟这次来,正好赶上重中微子的搜索。
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有趣的实验。
2012年,质量为125v的标量粒子被发现后,高能物理学家的心态就是矛盾的。
一方面,希望该粒子就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
另一方面,又渴望它不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而是某新物理的“类希格斯粒子”。
因此,cern近些年来的实验计划中,基本上都有借助于hc大型强制对撞机,进行精确测量标准模型参数,从而判定希格斯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粒子。
2017年,已经进行的实验,便是将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对撞能量调整至13tev,利用超环面仪器和紧凑渺子线圈两大探测器,采集对撞事例的数据。
通过分析hbb、μμ、tt、γγ、hzz4、hzz等过程,以及tth耦合常数,进而确定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及与其他基本粒子的耦合常数。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认该标量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
但随着数据的累计,上述测量的精度,会进一步提高。
除了这一和希格斯粒子有关的实验外,cern所进行的实验,还有另一大重要任务。
那就是,直接寻找“新粒子”。
2017年,已进行的实验,就有对s、seton、039、z039、etoquark、矢量型夸克、高维度粒子、复合粒子,甚至是暗物质粒子等的全方位搜索。
而重中微子,便是今年最后一个,还算精彩而有趣的搜索实验。
只不过,虽然烧了不少经费,也获得了不少的实验数据。
但是,上述“新粒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却是完全没有找到的。
所以,今年最后的希望,也就被寄托在了重中微子的探测上。
当米彻约翰斯通介绍完实验的情况后,陈舟忽的就有些不妙的感觉。
果然,一扭头,就看到了米彻约翰斯通那谄媚的笑脸。
陈舟顿时心里一咯噔“这人该不会以为,我能找到重中微子吧”
当陈舟再一次来到cern的消息,被传开了以后。
所有人都开始以为,陈舟最终选择的是cern。
尤其是,当听到陈舟已经正式加入cern的课题组,开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时候。
这种猜测,更是平添了几分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华国国内的舆论,也在此暴躁起来。
付海天等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开始把手中的“大招”,一个接一个放出来。
付海天更是做梦也没想到,陈舟会再回到cern去,还加入了cern的课题组。
这简直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对立面嘛
一时间,华国国内,舆论哗然。
绝大部分的人,都开始跟随舆论大潮,指责起了陈舟。
全然不记得,前段时间,还因为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一事,而全国兴奋呢。
只不过,就在付海天等人,以为陈舟这次死定了,再也没人能救。
他们已备好香槟,准备庆祝之时。
新闻联播率先以一则长达30秒的新闻,报道了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
随后便是,华国科技部门发了一则公告。
公告内容,正是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说明。
其中,着重强调了一件事。
那就是,陈舟仍然是国家“万人计划”的人员。
他仍然在进行着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
公告发出后,紧接着便是各大官媒的发声。
他们的主旨只有一个。
不信谣,不传谣
坚决维护华国科学家基本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