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半。
时间一到,还没等陈舟说话,整个报告厅已经瞬间安静了下来。
原本因为小声讨论,还有些嘈杂纷乱的会场,也在这一瞬间,集体消音。
这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倒是令陈舟颇为惊讶的。
但也从侧面说明,大家的注意力,其实都在陈舟身上。
t打开,投影机在白色的幕布上,缓缓投出这次报告会的两个主题。
关于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理论研究及色禁闭的来源与机制
没错,陈舟的报告会,所选用的主题正是他自己投稿的那篇论文。
要不是已经跟弗里德曼确认过,要把这篇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话。
陈舟现在已经凭借这篇论文,完成了一次系统任务了。
当然,陈舟这次1小时报告会的内容,绝不单单只限于这篇论文的内容。
不管是他在年前完成的关于胶球的论文,还是后来由克罗斯所撰写的最终胶球实验论文,也都在陈舟的报告会内容之中。
抬起头,看了一眼台下坐着的众人,迎上一众眼神激动的年轻人,以及饶有兴趣观察自己的物理大牛们。
陈舟缓缓开口,正式开启自己的1小时报告会。
“原子核内,粒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是原子核内起维系作用的力,它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
“1967年初,sc的20v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随着能量增大,实现了高能电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发现了质子内有无数点电荷,且基本上是自由运动的。”
说完这句话时,陈舟看了坐在台下的弗里德曼一眼,这是他的杰作。
也是sc高能直线加速器建成后,最早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弗里德曼也注意到了陈舟看过来的视线。
他在微微错愕之后,脸上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
显然,弗里德曼没想到陈舟会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报告会的开场。
因为在他看来,陈舟这有点跑题了。
但是,这却从另一个方面,结合了他的开幕式演讲。
陈舟收回视线,继续着自己的报告会。
这才刚刚开始。
“1969年,费曼教授提出了部分子模型,认为强子是由许多带电的点粒子构成的,这些点粒子被称为部分子,在高能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近似作为相互独立的粒子。”
“将部分子模型和夸克模型结合起来描述,就可以得出,强子是夸克通过色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复合粒子,强子内的部分子可以由三类粒子组成。这三类粒子也就是价夸克、海夸克和胶子。”
“质子内部,除了三个价夸克外,在极高能量的电子打入后,又被激发出了无数的正反夸克对,也就是海夸克,因此才看到了无数的自由运动的点电荷。”
“这样,在低能下看到的质子和在高能下看到的质子,就统一了起来。”
“1973年,格罗斯教授、波利茨教授和威尔茨克教授,通过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说明了,夸克之间越接近,强作用力越弱。”
“当夸克之间非常接近时,强作用力是弱到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自由粒子活动的。”
“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渐进自由。反之,夸克之间距离越大,强作用力也就越强。”
“渐进自由的发现,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诞生。”
台下,格罗斯教授、波利茨教授和威尔茨克教授三人,听到陈舟的话后,表情同样有些微妙。
这三位大佬是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存在。
他们的量子色动力学,对标准模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因为他们的发现,物理学家更接近于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
这就是,为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一个适用于所有物质的理论。
陈舟很自然的看向三人,冲三人微微点头致意。
陈舟一开始是不知道有哪些人,会过来参加这次物理学家大会的。
但是来到会场之后,他才发现,那些只在新闻中见过,尚未谋面的物理学大佬们,居然来了大半。
除了这三位大佬外,还有提出了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默里盖尔曼教授,发展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非球形理论的本罗伊莫特森教授,以及被誉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父”的谢尔登格拉肖,等等等等。
这些大佬的出现,也让陈舟临时改变了报告会开场的方式。
到现在,已有不少人猜出了陈舟的意图。
正是在一代代物理学前辈们的努力下,物理学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才会有了那么多惊人的发现,才能让人们越来越认清物质的本质。
陈舟用这么长的开头,就是为了把弗里德曼在演讲中,所提出的时代的延续,再更加准确的叙述出来。
他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在座的年轻物理学家们,甚至于有意于科学研究的人们明白。
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时间的事。
这是历史不断向前的结果。
而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一粟。
“量子色动力学解释了胶子的存在,认为带色的夸克,通过交换胶子而结合,也就是夸克与夸克、夸克与反夸克、反夸克与反夸克之间,通过胶子而结合在一起。”
“凡带有色荷的粒子,能放出和吸收粒子,从而实现强相互作用。吸收和放出胶子,可使夸克改变颜色。而原子核内的核力,是核子内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力的剩余效应。”
“我们一直没有在实验中,发现自由夸克和胶子的存在。因为夸克和胶子,都有色量子数,一种猜测是带有颜色的夸克和胶子,就像被囚禁在整体无色的牢笼里面。”
“这种现象也就是色禁闭现象,是一直未被解决,无法获知来源和机制的问题。”
“而现在,我们可以解答这一现象了。”
在这段带有深意的开场白之后,陈舟快速的翻到t的下一页。
此刻,台下众人都在屏息以待。
没有丝毫的停顿,陈舟再次开口,解释起了t上,那为数不多的文字,以及那为数众多的算式。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于投影布上的算式,所有人都在认真地听着陈舟的讲述。
哪怕是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哪怕是陈舟话语中一个稍微加重的音节,都被他们牢牢捕捉。
在此时,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投影布上的t随着陈舟的操作,在以一种均匀的速度放映着。
而陈舟也一种均匀的语速,在进行着自己的讲述。
“在以往,qcd禁闭问题是无法通过低能qcd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但是,qcd禁闭问题和低能qcd不可计算难题,是有着极大联系的,由此入手”
前面,t上的内容,以及陈舟的讲述,或许是足够扣人心弦的。
但是到了这里,所有人忽然都屏息以待。
甚至连眨眼都显得极为克制。
因为,这里将是整个“色禁闭”问题的核心解决思路
这里,陈舟也将全面揭示“色禁闭”的面纱。
台上,陈舟切换幻灯片的速度,明显变慢了一些。
台下,坐在一起的物理学大佬们,面色凝重。
虽然已经提前从sc官网上,获得了陈舟的完整论文。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他们只能边准备行程,边研究陈舟的论文。
对于其中的核心问题,其实还有着不少的疑惑。
这也是他们前来参加这次物理学家大会的主要原因。
“格罗斯,你能够理解他这种方法吗”
威尔茨克看了眼自己手边的打印稿,以及那上面所做的标注,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向坐在旁边的格罗斯问道。
格罗斯扭头看了这位老友一眼。
威尔茨克疑惑道“怎么”
格罗斯这才低声回道“暂时还没完全理解。”
威尔茨克“”
格罗斯直接无视了老友的表情,迟疑着说道“他和我们一样,把数学的方法,带到了物理研究中来”
威尔茨克愣了一下,猛地抬头。
只见投影布上,刚切换的幻灯片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新的数学模型
是因为,这是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数学模型
但这是陈舟在这篇论文中,所用到最为核心的一个数学模型
也是因为这一数学模型的引入,从正面击溃了横亘这么多年的“色禁闭”难题
“这是他自己发明的吗”
威尔茨克看了看投影布上那个陌生的数学模型,又看了看手边打印稿上,他所验证的内容,语气之中满是不可思议。
“这得问他自己”格罗斯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这个横空出世的数学模型,是从哪来的。
顿了顿,格罗斯有些感慨的说道“他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也许发明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威尔茨克没有说话。
此刻,台下的众人,都被陈舟这一页幻灯片上,所放出的数学模型所吸引着。
所有人也都有着威尔茨克和格罗斯同样的疑惑,这一数学模型,从何而来
在物理研究中,尤其是理论研究中,使用到的数学模型,本就多不胜数。
只要这个数学模型能够逻辑自洽,能够解释得清问题,那又有何不可呢
很快,台上的陈舟,给出了答案。
“这个cc模型,是我专为解决色禁闭问题,所发明出来的”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阵骚动。
就算已经有了这些猜测,如威尔茨克、格罗斯这些物理学大佬们,依然一脸惊叹的看着台上的陈舟。
而其他的年轻物理学家们,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就是数学家的豪横
为了解决物理学的难题,发明了一个数学模型
更关键的是,这个数学模型,还真就解决了“色禁闭”这样的难题
伸手制止了一下台下的骚动,陈舟继续说道“cc模型的引入,将为色禁闭从理论上,一个合理的解释,它的来源也脱胎于量子色动力学和规范场论”
顿了顿,陈舟看了一眼台下的众人,轻声笑道“如果对千禧难题之一的规范场论感兴趣的话,可以从cc模型入手。”
说完,陈舟不再管台下变得更为骚动的众人,开始为“色禁闭”问题作最后的解释。
陈舟是不管台下的众人了,但台下的众人,此刻却已经彻底兴奋了起来。
这可是千禧难题的契机啊
这可是一百万美金的契机啊
这也是物理学的难题,不能说是去研究数学的
台上,报告会仍在继续进行。
台下众人的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许多人拿出了比刚才更为认真的“态度”,越加仔细的听着陈舟的讲述。
终于,“色禁闭”问题的解决,来到了最后一张幻灯片。
cc模型的出现,仿佛就是那开启尘封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
将门后的世界,呈现给了世间众人。
到这,陈舟已经完成了报告会的一大半内容。
“色禁闭”问题,是他在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理论研究中,所遇到的最为棘手,也最为困难的问题。
要不然,最初的陈舟,也不会想着绕开这一难题,直接冲着结果而去。
只要“色禁闭”问题搞清楚了,那么剩下的内容,就都水到渠成了。
稍微看了眼手表,陈舟正准备继续自己的报告会。
却没想到,台下忽然响起了掌声。
陈舟还没来得及看清是谁,就听见掌声由点及线再到面。
报告厅内,充斥着热烈的掌声。
这是对他这一研究成果的认可。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一理论的突破,才会有了胶球的发现。
除了那些知名的物理学大佬们,其余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们,更是个个表情激动地看着陈舟。
陈舟面带微笑,坦然接受了这些掌声。
但这,还未结束。
“谢谢各位,还请等我全部讲完,再鼓掌。”
听到陈舟的话,台下众人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随着掌声逐渐减弱,陈舟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报告会最后的内容。
“胶球一直都是量子色动力学所预言存在的粒子,但是我们一直无法从实验中找到它”
“但这次,却不同”
台下众人也由动转静,认真的听着陈舟的讲述。
从常规量子数胶球开始,到奇特量子数胶球。
陈舟完整论述了自己对于胶球的理论研究。
包括胶球实验中探测方法的创新,探测器的选择,以及未来更多可能性。
陈舟并没有藏私,而是全部讲述了出来。
物理学的繁荣发展,是不可能只靠他一个人的。
当然,他也不会将这些想法,全部寄托于他人。
但和陈舟的想法不同,陈舟是真的觉得,这些都是时间堆积的东西。
如果不是“色禁闭”问题挡着,都是他很快可以得出的结论。
可在台下的众人,无不惊叹于陈舟那近乎准觉一般的物理学直觉。
他们都有一个疑问
他怎么知道应该往这个方向走
他怎么知道应该在这个能量区间里,去深入探索
即使他们对于陈舟的研究方式,早已有所耳闻。
但他们可不相信,短短时间内,能够做出这般研究成果的人,会仅仅依靠着文献的梳理
只不过,更多的理由,他们也想不出来。
只能归到陈舟的物理学天赋上去。
时间缓缓流逝,陈舟也带着众人,走了一遍从理论到实验的路程。
终于,陈舟将幻灯片翻到了最后一页。
这场报告会,也来到了结束的时刻。
此时,时间刚好到11点半。
“由此,我们发现了一直藏匿于量子色动力学之中的胶球”
陈舟的声音,不算多么响亮。
但却仿佛有着不容置疑一般的魔力。
就在声音落下的一瞬间。
弗里德曼、格罗斯、波利茨、威尔茨克、默里盖尔曼、本罗伊莫特森、谢尔登格拉肖、威腾,等等等等
这些物理学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们,齐齐站了起来,带头为陈舟鼓掌。
这一次的报告会,只有四个字,精彩绝伦
紧接着,所有的与会者,全部站了起来。
为陈舟奉上了热烈的掌声。
这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时间一到,还没等陈舟说话,整个报告厅已经瞬间安静了下来。
原本因为小声讨论,还有些嘈杂纷乱的会场,也在这一瞬间,集体消音。
这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倒是令陈舟颇为惊讶的。
但也从侧面说明,大家的注意力,其实都在陈舟身上。
t打开,投影机在白色的幕布上,缓缓投出这次报告会的两个主题。
关于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理论研究及色禁闭的来源与机制
没错,陈舟的报告会,所选用的主题正是他自己投稿的那篇论文。
要不是已经跟弗里德曼确认过,要把这篇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话。
陈舟现在已经凭借这篇论文,完成了一次系统任务了。
当然,陈舟这次1小时报告会的内容,绝不单单只限于这篇论文的内容。
不管是他在年前完成的关于胶球的论文,还是后来由克罗斯所撰写的最终胶球实验论文,也都在陈舟的报告会内容之中。
抬起头,看了一眼台下坐着的众人,迎上一众眼神激动的年轻人,以及饶有兴趣观察自己的物理大牛们。
陈舟缓缓开口,正式开启自己的1小时报告会。
“原子核内,粒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是原子核内起维系作用的力,它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
“1967年初,sc的20v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随着能量增大,实现了高能电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发现了质子内有无数点电荷,且基本上是自由运动的。”
说完这句话时,陈舟看了坐在台下的弗里德曼一眼,这是他的杰作。
也是sc高能直线加速器建成后,最早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弗里德曼也注意到了陈舟看过来的视线。
他在微微错愕之后,脸上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
显然,弗里德曼没想到陈舟会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报告会的开场。
因为在他看来,陈舟这有点跑题了。
但是,这却从另一个方面,结合了他的开幕式演讲。
陈舟收回视线,继续着自己的报告会。
这才刚刚开始。
“1969年,费曼教授提出了部分子模型,认为强子是由许多带电的点粒子构成的,这些点粒子被称为部分子,在高能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近似作为相互独立的粒子。”
“将部分子模型和夸克模型结合起来描述,就可以得出,强子是夸克通过色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复合粒子,强子内的部分子可以由三类粒子组成。这三类粒子也就是价夸克、海夸克和胶子。”
“质子内部,除了三个价夸克外,在极高能量的电子打入后,又被激发出了无数的正反夸克对,也就是海夸克,因此才看到了无数的自由运动的点电荷。”
“这样,在低能下看到的质子和在高能下看到的质子,就统一了起来。”
“1973年,格罗斯教授、波利茨教授和威尔茨克教授,通过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说明了,夸克之间越接近,强作用力越弱。”
“当夸克之间非常接近时,强作用力是弱到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自由粒子活动的。”
“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渐进自由。反之,夸克之间距离越大,强作用力也就越强。”
“渐进自由的发现,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诞生。”
台下,格罗斯教授、波利茨教授和威尔茨克教授三人,听到陈舟的话后,表情同样有些微妙。
这三位大佬是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存在。
他们的量子色动力学,对标准模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因为他们的发现,物理学家更接近于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
这就是,为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一个适用于所有物质的理论。
陈舟很自然的看向三人,冲三人微微点头致意。
陈舟一开始是不知道有哪些人,会过来参加这次物理学家大会的。
但是来到会场之后,他才发现,那些只在新闻中见过,尚未谋面的物理学大佬们,居然来了大半。
除了这三位大佬外,还有提出了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默里盖尔曼教授,发展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非球形理论的本罗伊莫特森教授,以及被誉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父”的谢尔登格拉肖,等等等等。
这些大佬的出现,也让陈舟临时改变了报告会开场的方式。
到现在,已有不少人猜出了陈舟的意图。
正是在一代代物理学前辈们的努力下,物理学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才会有了那么多惊人的发现,才能让人们越来越认清物质的本质。
陈舟用这么长的开头,就是为了把弗里德曼在演讲中,所提出的时代的延续,再更加准确的叙述出来。
他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在座的年轻物理学家们,甚至于有意于科学研究的人们明白。
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时间的事。
这是历史不断向前的结果。
而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一粟。
“量子色动力学解释了胶子的存在,认为带色的夸克,通过交换胶子而结合,也就是夸克与夸克、夸克与反夸克、反夸克与反夸克之间,通过胶子而结合在一起。”
“凡带有色荷的粒子,能放出和吸收粒子,从而实现强相互作用。吸收和放出胶子,可使夸克改变颜色。而原子核内的核力,是核子内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力的剩余效应。”
“我们一直没有在实验中,发现自由夸克和胶子的存在。因为夸克和胶子,都有色量子数,一种猜测是带有颜色的夸克和胶子,就像被囚禁在整体无色的牢笼里面。”
“这种现象也就是色禁闭现象,是一直未被解决,无法获知来源和机制的问题。”
“而现在,我们可以解答这一现象了。”
在这段带有深意的开场白之后,陈舟快速的翻到t的下一页。
此刻,台下众人都在屏息以待。
没有丝毫的停顿,陈舟再次开口,解释起了t上,那为数不多的文字,以及那为数众多的算式。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于投影布上的算式,所有人都在认真地听着陈舟的讲述。
哪怕是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哪怕是陈舟话语中一个稍微加重的音节,都被他们牢牢捕捉。
在此时,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投影布上的t随着陈舟的操作,在以一种均匀的速度放映着。
而陈舟也一种均匀的语速,在进行着自己的讲述。
“在以往,qcd禁闭问题是无法通过低能qcd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但是,qcd禁闭问题和低能qcd不可计算难题,是有着极大联系的,由此入手”
前面,t上的内容,以及陈舟的讲述,或许是足够扣人心弦的。
但是到了这里,所有人忽然都屏息以待。
甚至连眨眼都显得极为克制。
因为,这里将是整个“色禁闭”问题的核心解决思路
这里,陈舟也将全面揭示“色禁闭”的面纱。
台上,陈舟切换幻灯片的速度,明显变慢了一些。
台下,坐在一起的物理学大佬们,面色凝重。
虽然已经提前从sc官网上,获得了陈舟的完整论文。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他们只能边准备行程,边研究陈舟的论文。
对于其中的核心问题,其实还有着不少的疑惑。
这也是他们前来参加这次物理学家大会的主要原因。
“格罗斯,你能够理解他这种方法吗”
威尔茨克看了眼自己手边的打印稿,以及那上面所做的标注,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向坐在旁边的格罗斯问道。
格罗斯扭头看了这位老友一眼。
威尔茨克疑惑道“怎么”
格罗斯这才低声回道“暂时还没完全理解。”
威尔茨克“”
格罗斯直接无视了老友的表情,迟疑着说道“他和我们一样,把数学的方法,带到了物理研究中来”
威尔茨克愣了一下,猛地抬头。
只见投影布上,刚切换的幻灯片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新的数学模型
是因为,这是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数学模型
但这是陈舟在这篇论文中,所用到最为核心的一个数学模型
也是因为这一数学模型的引入,从正面击溃了横亘这么多年的“色禁闭”难题
“这是他自己发明的吗”
威尔茨克看了看投影布上那个陌生的数学模型,又看了看手边打印稿上,他所验证的内容,语气之中满是不可思议。
“这得问他自己”格罗斯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这个横空出世的数学模型,是从哪来的。
顿了顿,格罗斯有些感慨的说道“他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也许发明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威尔茨克没有说话。
此刻,台下的众人,都被陈舟这一页幻灯片上,所放出的数学模型所吸引着。
所有人也都有着威尔茨克和格罗斯同样的疑惑,这一数学模型,从何而来
在物理研究中,尤其是理论研究中,使用到的数学模型,本就多不胜数。
只要这个数学模型能够逻辑自洽,能够解释得清问题,那又有何不可呢
很快,台上的陈舟,给出了答案。
“这个cc模型,是我专为解决色禁闭问题,所发明出来的”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阵骚动。
就算已经有了这些猜测,如威尔茨克、格罗斯这些物理学大佬们,依然一脸惊叹的看着台上的陈舟。
而其他的年轻物理学家们,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就是数学家的豪横
为了解决物理学的难题,发明了一个数学模型
更关键的是,这个数学模型,还真就解决了“色禁闭”这样的难题
伸手制止了一下台下的骚动,陈舟继续说道“cc模型的引入,将为色禁闭从理论上,一个合理的解释,它的来源也脱胎于量子色动力学和规范场论”
顿了顿,陈舟看了一眼台下的众人,轻声笑道“如果对千禧难题之一的规范场论感兴趣的话,可以从cc模型入手。”
说完,陈舟不再管台下变得更为骚动的众人,开始为“色禁闭”问题作最后的解释。
陈舟是不管台下的众人了,但台下的众人,此刻却已经彻底兴奋了起来。
这可是千禧难题的契机啊
这可是一百万美金的契机啊
这也是物理学的难题,不能说是去研究数学的
台上,报告会仍在继续进行。
台下众人的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许多人拿出了比刚才更为认真的“态度”,越加仔细的听着陈舟的讲述。
终于,“色禁闭”问题的解决,来到了最后一张幻灯片。
cc模型的出现,仿佛就是那开启尘封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
将门后的世界,呈现给了世间众人。
到这,陈舟已经完成了报告会的一大半内容。
“色禁闭”问题,是他在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理论研究中,所遇到的最为棘手,也最为困难的问题。
要不然,最初的陈舟,也不会想着绕开这一难题,直接冲着结果而去。
只要“色禁闭”问题搞清楚了,那么剩下的内容,就都水到渠成了。
稍微看了眼手表,陈舟正准备继续自己的报告会。
却没想到,台下忽然响起了掌声。
陈舟还没来得及看清是谁,就听见掌声由点及线再到面。
报告厅内,充斥着热烈的掌声。
这是对他这一研究成果的认可。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一理论的突破,才会有了胶球的发现。
除了那些知名的物理学大佬们,其余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们,更是个个表情激动地看着陈舟。
陈舟面带微笑,坦然接受了这些掌声。
但这,还未结束。
“谢谢各位,还请等我全部讲完,再鼓掌。”
听到陈舟的话,台下众人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随着掌声逐渐减弱,陈舟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报告会最后的内容。
“胶球一直都是量子色动力学所预言存在的粒子,但是我们一直无法从实验中找到它”
“但这次,却不同”
台下众人也由动转静,认真的听着陈舟的讲述。
从常规量子数胶球开始,到奇特量子数胶球。
陈舟完整论述了自己对于胶球的理论研究。
包括胶球实验中探测方法的创新,探测器的选择,以及未来更多可能性。
陈舟并没有藏私,而是全部讲述了出来。
物理学的繁荣发展,是不可能只靠他一个人的。
当然,他也不会将这些想法,全部寄托于他人。
但和陈舟的想法不同,陈舟是真的觉得,这些都是时间堆积的东西。
如果不是“色禁闭”问题挡着,都是他很快可以得出的结论。
可在台下的众人,无不惊叹于陈舟那近乎准觉一般的物理学直觉。
他们都有一个疑问
他怎么知道应该往这个方向走
他怎么知道应该在这个能量区间里,去深入探索
即使他们对于陈舟的研究方式,早已有所耳闻。
但他们可不相信,短短时间内,能够做出这般研究成果的人,会仅仅依靠着文献的梳理
只不过,更多的理由,他们也想不出来。
只能归到陈舟的物理学天赋上去。
时间缓缓流逝,陈舟也带着众人,走了一遍从理论到实验的路程。
终于,陈舟将幻灯片翻到了最后一页。
这场报告会,也来到了结束的时刻。
此时,时间刚好到11点半。
“由此,我们发现了一直藏匿于量子色动力学之中的胶球”
陈舟的声音,不算多么响亮。
但却仿佛有着不容置疑一般的魔力。
就在声音落下的一瞬间。
弗里德曼、格罗斯、波利茨、威尔茨克、默里盖尔曼、本罗伊莫特森、谢尔登格拉肖、威腾,等等等等
这些物理学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们,齐齐站了起来,带头为陈舟鼓掌。
这一次的报告会,只有四个字,精彩绝伦
紧接着,所有的与会者,全部站了起来。
为陈舟奉上了热烈的掌声。
这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