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的时间,全身心的投入。

    虽然陈舟面前的草稿纸再一次堆叠了起来。

    但是错题集上记录的内容,反而减少了一些。

    对于金刚石薄膜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也来到了最后的关头。

    “一凡,把这三组参数分别代入模型看一下。”

    陈舟说着就发给了张一凡三个ord文档。

    答案就在这三个文档里了

    “ok。”张一凡应了一声,点击鼠标,接收了数据。

    陈舟又问道“多久”

    张一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等着耳机里的声音。

    当方结明的声音传来,张一凡立马说道“30分钟。”

    “好。”陈舟点点头,再次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

    传统cvd装置中的反应腔主要是半圆型结构,这导致远离衬底的微波功率大量损失,会降低金刚石的生产效率。

    那么,衬底的改进

    没错,陈舟又回过头来,解决装置结构的问题了。

    “30分钟时间,足够了”陈舟默默说了一声。

    脑海中信息不断闪过,陈舟开始改进装置结构,或者说主要的衬底托结构。

    一分钟过去

    十分钟过去

    三十分钟,结束

    “搞定”

    “搞定”

    陈舟和张一凡几乎同时说道。

    听到对方的声音,两人也几乎同时看向对方。

    张一凡是因为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十分理想,才显得有些激动。

    而陈舟则是因为,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不过,离最终的成果,还是差一步的。

    陈舟直接说道“分析的结果发我。”

    张一凡这时也反应过来,忙把结果简单整理了一下,发给了陈舟。

    陈舟这边接收文件后,先扫了一眼三组数据的分析结果。

    确实和他的预料差不多。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简单了

    见陈舟又开始忙碌起来,张一凡起身走到了陈舟身后。

    只看了一眼,张一凡的眼睛就挪不开了。

    陈舟居然在三组已经十分理想的实验数据上,再次进行了改进。

    他似乎找到了那个最佳解

    张一凡第一次发现,陈舟这个人的计算能力,太恐怖了。

    他也是第一次发现,有人可以不用凭借任何外力,把实验数据,处理的如此,如此完美。

    没多久,陈舟停下了手中的笔。

    张一凡和方结明用分析模型得出的数据,他已经全部解决。

    并且,他找到了那个暂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解。

    身后,张一凡看着陈舟草稿纸上写的内容,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这这个还要再代入分析吗”

    陈舟摇了摇头“差不多了。”

    说完,陈舟看了眼时间,离下午六点还有二十分钟左右。

    时间控制的还不错。

    这时,陈舟房间的门被敲响了。

    张一凡去开了门。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把数据处理好,从四十三所回来的沈靖。

    沈靖旁边,还有身为兼职司机加帮手的彭飞。

    彭飞一进门,就说道“那个,陈舟,文献有点多,明天上午给你,行么”

    “没问题。”陈舟回了一句,随手拿起桌子上的草稿纸,递给了彭飞。

    彭飞疑惑的接过来看了一眼,随即双眼圆睁,有点难以置信的看着草稿纸上的内容。

    衬底托的形状,建议采用矩形压缩波导和板对板的结构

    甲烷的体积分数建议先大后小,由4开始,逐步控制在15左右

    微波功率则建议由小到大,从04k开始,逐步提升至12k

    装置内工作压力,建议控制在195torr

    衬底温度建议控制在970c条件下

    这样的工况参数之下,生长的单晶金刚石薄膜速率大概是125μh

    质量

    彭飞的手因激动而变得有些颤抖,草稿纸都被他捏的有点皱了。

    他艰难的把目光从草稿纸上移开,转而看向陈舟,声音也因激动而变得不太流畅“你你真的改进了制备工艺”

    陈舟笑了笑“如你所见。”

    听到陈舟的话,彭飞一瞬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紧接着,他深呼吸一口气,郑重的说道“这个我现在能带走吗我马上联系吴博士回所里”

    陈舟想了想,说道“可以,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吧,先去吃饭”

    彭飞却说道“还是算了吧,我现在迫不及待了”

    看着彭飞的模样,陈舟不禁笑了笑“那行吧,那你赶快去吧。”

    “行,那我先走了。”彭飞把手中的草稿纸郑重的收好,转身快步离开了。

    彭飞离开后,陈舟看了看身边的张一凡和沈靖“走吧,咱们庆祝一下”

    张一凡立马问道“是我的大餐吗”

    陈舟轻声笑道“没问题说吧,想吃啥”

    张一凡“我想想,这两天这么辛苦,可得好好补补”

    陈舟和张一凡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就走出了房间。

    而沈靖,这时才回过神来。

    他赶忙加上追上陈舟,一把拉住陈舟的胳膊“这就解决了”

    “呃学长,你这个反射弧”陈舟忍不住吐槽。

    张一凡也是在一旁轻声笑道“估计刚才反射弧崩断了,这会才接上”

    “不是,我的意思是”沈靖想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他只好说道,“我都没啥参与感,结果你们就把问题解决了。”

    “那你可说错了。”张一凡接话道,“不是我们把问题解决了,是陈舟他一个人。”

    沈靖又说道“可你是全程参与的呀”

    张一凡瞥了沈靖一眼“你以为全程参与,就能和你有啥不一样的吗”

    沈靖“”

    陈舟看着张一凡和沈靖两人,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之所以能这么快就解决第一个制备工艺的问题,也全是靠眼前两人的帮忙。

    还有下午拉入伙的方结明。

    不得不说,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不像纯数领域的研究,只需要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

    像这样的课题,团队的力量,远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的多。

    看似张一凡他们只是帮着陈舟整理了资料,做了分析模型。

    但是,这其中节约的时间,却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只有陈舟一个人,那查文献,整理资料,试错,验证

    这一系列的事情走下来,那他一天就算25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也不可能在今天就把成果拿出来。

    这一刻,陈舟也多了一些想法。

    是关于未来的。

    三人走出酒店,按照张一凡带的路,找到了一家烧烤店

    这就是张一凡口中的大餐了。

    吃吃烧烤,喝喝啤酒,足矣。

    另一边,彭飞离开酒店后,就赶忙给吴博士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