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杨依依依旧在查阅着力学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
据杨依依自己说,她们的这个课题正在加快进度,准备在这个月内结题。
杨依依身旁的陈舟,正埋着头,研究着冰雹猜想的问题。
在将冰雹猜想问题进行公式化后,陈舟正在进行相关的范例研究。
x11,代入公式x23x11221,结束。
x13,代入公式x23x3125;x33x51241,结束。
陈舟希望通过代入的实例找到一些规律。
但这显然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
陈舟看着自己写下的内容,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想着“经过xn13xn12的迭代,直到3xn121公式的成立,这其中必有两个结论”
陈舟边思考,边在草稿纸上写下
1、任何一个xi进入迭代以后,都不会回到xi,也就是不会发生数字循环。如果发生循环,这就是反例,也就说明冰雹猜想被证伪。
2、xi进入迭代以后,数值不会发散,即是数值不会越来越大,直至无穷,而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更替。
陈舟看着自己写下的两条结论,并没有多少欣喜的感觉,反而为如何证明它们犯了愁。
不得不说,通过这几天的研究,他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这玩意,真特么的难,比让他解一千道吴西平出的超纲题都难
当然,这也只是陈舟在心里的吐槽。
相比于解一千道吴西平出的超纲题,他还是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冰雹猜想的研究上。
陈舟记得冰雹猜想在2009时,已经被验证到5x260的自然数,没有一例反例。
这种情况下,冰雹猜想大概率是正确的。
想到这,陈舟翻开错题集,认真的看了起来。
错题上是这几天积累的错误方向。
有时候,错误就是指路明灯。
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从错误中反省自己,从而找到正确的路。
陈舟认认真真的看完了后,他又开始了另外一种方法的尝试。
虽然这种方法,从一开始就被他认为是不大可能行得通的。
但多尝试,总归是没错的。
停滞不前,才更可怕。
重新拿出一张草稿纸,陈舟在换了根新笔芯后,开始写到
从n1开始,代入xn13xn12,可以得到x23x112。
如果令x21,那x15,21,85,341,1365,5461,21845,
同理,n2的时候,可以得到x33x2122,再把x23x1121代入的话,也就是x33x3x11211229x1321212。
再同样令x31,那x13,13,53,113,227,909,
上述值,是将x3的等式反推,利用x12213x2113得到的结果。
同理,利用x4、x5等等不断代入的等式,进行反推
陈舟就这样从x2开始,手中的笔不断的书写下去,直到把xn的等式写出来,再进行反推。
没急着把x1的反推式写出来,陈舟就微微摇了摇头。
前面的x2、x3、x4这些,都很容易证明。
但是顺着这个方向,把n扩展到任意数的时候。
反而会发生一个倒错问题。
因为利用xn的公式,将x1倒推出来后,x1会出问题。
是个很大的问题。
作为初始值的x1,它内部的211是包含了未来值部分2n11的。
属于无法证明的问题。
陈舟也就停下了笔,习惯性的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点着,不再继续写下去。
这些算式的最终结果,告诉陈舟,他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
随手翻了翻错题集,刚才的所有算式,果然又出现在了错题集上面。
得,这条不大可能行得通的路,果然又被堵死了。
放下笔,陈舟下意识的就想挠挠头,但立刻终止了这个动作。
相比于拿着笔,不断的点着草稿纸,遇到问题就挠头,可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万一,变得和张中原一样了,那可就真应了他那句,和他年轻时很像了
身旁,杨依依注意到了陈舟的动作,瞥了一眼草稿纸之上密密麻麻的算式。
她低声问道“要不要出去透透气”
陈舟转头看着杨依依,微微一笑“暂时不用。”
说完,陈舟再次拿起笔,继续展开对冰雹猜想的攻击。
时间,也就这样在笔尖悄然流逝。
在距离丘赛过去了两周时间时。
4月5日。
清明节。
似乎是为了应景,这天从早晨开始,就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陈舟和杨依依不得已,只能取消了晨跑的计划。
不过,两人倒也没有贪睡,而是直接起床去吃早餐了。
在食堂吃早餐时,陈舟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丘赛的领队老师打来的。
他首先恭喜了陈舟成功入围五个科目的决赛,然后又交代了一些决赛的注意事项。
挂断电话,陈舟才意识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而那个在1972年,被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康威教授证明问题的自然概括是算法不可判定的冰雹猜想。
在1990年,被哈佛大学数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两位教授证明的事实上在算术等级中是不可判定的冰雹猜想。
在2011年,被陶哲轩称为不太可能被当前技术所证明的冰雹猜想。
陈舟也一样,几乎可以说,毫无进展。
但是收获还是有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陈舟至少摸清了这个问题究竟有多难。
也难怪大数学家厄特希都说,数学还没有成熟到足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陈舟还得到了一些额外的收获。
对数学工具的使用,他更加熟练了。
收回思绪,陈舟看着同样接到电话的杨依依。
等到杨依依挂断电话,陈舟问道“丘赛的领队老师”
杨依依轻轻点头“嗯,我选的两个科目,都入围了。”
陈舟并不意外这个结果,如果杨依依没入围,他反倒会感到意外。
回到宿舍,陈舟就看到赵琦琦三人都已经起来,正坐在书桌前,查着丘赛的比试成绩。
看来,这三个家伙,也接到电话了。
陈舟把早餐递给他们,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自己的草稿纸。
赵琦琦边吃包子,边问道“陈哥,你不查查丘赛的成绩吗”
陈舟手上动作不停,口中回道“五科都入围了。”
赵琦琦又咬了口包子,声音有点含糊“不是,我是说具体的成绩。”
朱明理也同样说道“对呀,陈舟,入围你肯定是入围的。但是具体成绩,你都不看看吗”
陈舟回道“知道入围就行了,至于成绩,应该不错,查不查都一样。”
闻言,赵琦琦和朱明理不说话了。
李礼则是看了陈舟一眼,默默的关闭了打开的网页。
一直到三人把早餐吃完,陈舟都没有去碰过电脑。
赵琦琦又看了一眼陈舟,然后默默的把陈舟的信息输入官网,查询了一下。
朱明理敏锐的察觉了赵琦琦的动作,他悄悄移动身子,靠近了赵琦琦。
李礼虽然没有动身,但同样双眼盯着赵琦琦的电脑屏幕。
随着页面的刷新,三人看到了陈舟的笔试成绩。
赵琦琦忍不住低呼了一声“卧槽全科满分”
朱明理紧随其后“牛逼”
李礼则收回了目光,只是感慨的说了句“没想到,这么难的数论卷,都能全科满分”
听到三人的话,陈舟依旧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只是淡淡的问道“你们谁全科满分了李礼吗”
陈舟还以为是赵琦琦三人中的哪一个,取得了全科满分的成绩。
这三人,在陈舟看来,只有李礼是有这个可能的。
李礼回道“不是我,我不行,是你”
闻言,陈舟微微一愣,轻轻转头,看了三人一眼,随即注意到赵琦琦电脑上的内容。
他没想到赵琦琦这家伙居然查的是他的成绩。
“呃陈哥”
赵琦琦刚要解释,陈舟便说道“没事,查就查了。”
还没等赵琦琦松口气,就听到陈舟又说道“和我想的一样,成绩不错。”
赵琦琦忍不住说道“这哪里是不错,这成绩肯定像李礼说的一样,是唯一的全科满分”
朱明理和李礼同时拽了拽赵琦琦。
朱明理说道“你难道忘记了不错是什么意思吗”
赵琦琦顿时无语,他又想到了陈舟那句“考得不错”
陈舟微微一笑,继续整理自己的草稿纸。
其实,对于这个成绩,他完全不意外。
且不说,他通过错题集已经知道了全科满分。
就算没看错题集,陈舟也基本上能确定自己是全科满分。
对于已经把本科课程结束的他来说,参加针对全国大学生的数学竞赛,考满分,那不是应该的嘛。
本就应该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也只是顺理成章罢了。
因此,从赵琦琦的电脑上,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后,陈舟的内心毫无波动。
当然,如果在总决赛拿下全科金牌和团体金牌,一举包揽所有第一,陈舟还是会很开心的。
毕竟,意义不同,这是他参加的第一个数学竞赛。
和陈舟的淡然相比,随着丘赛的笔试成绩热乎出炉,华国所有地区参加丘赛的学生,都开始在官网上查询丘赛的笔试成绩。
一时间,这个不太给力的官网,竟面临了崩溃的风险。
多亏赛事官方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护,才扛过了这波成绩查询的高潮。
与此同时,官方公布的本次竞赛决赛入围和表扬名单,也流传开来。
入围自然就是晋级决赛了。
至于表扬,自然就是表扬在这次竞赛中发挥的还不错的选手。
虽然没有入围决赛,但是你们也是很优秀的。
燕大校园网上,这份名单也同样被人截图发了帖子。
为了呼应先前的那个丘赛金牌选手的投票贴,这个入围名单的帖子,就被发帖者起名为丘赛投票20,请问你投的那个人,他还在吗
陈舟初看到这个帖子时,还为这个帖子点了个赞。
这个发帖者,起名的功力不错。
这前后照应,也玩得很溜。
这种标题,很容易就吸引到访问者了。
就像陈舟,不就点赞了吗
帖子里,是各路大神的分析。
陈舟简单扫了一遍。
直到一个人把他们团队五人名字全列出来,陈舟才仔细的看了看。
本次丘赛最强团队五人全部入围最后总决赛
陈舟、杨依依、李礼、朱明理、赵琦琦,这是绝代双骄加三人的组合,而李礼、朱明理、赵琦琦这三人全部是绝代双骄之一的陈舟的舍友
难道真的是一人影响一整个宿舍我大胆断言,这个团队,将包揽本次丘赛的金银奖
“一人影响一整个宿舍吗”陈舟微微一笑。
的确,他对宿舍的三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赵琦琦和朱明理再也没玩过撸啊撸,便可以看出来,这影响的深远。
看到陈舟的笑容,杨依依好奇的问道“你看什么呢,还边看边笑的”
陈舟把手机递给杨依依“你看过这个帖子了吗”
杨依依接过来,看了一眼,就把手机还给了陈舟,有些无奈的说道“雨柔和李静早就给我看过了,现在宿舍天天不讨论巨人了,开始讨论我们俩到底谁能拿金牌。”
闻言,陈舟再次笑了笑“反正都一样。”
陈舟不知道的是,在微博上,燕大数学系了他。
说的话只有一句,等着他带领这个团队,拿下所有金牌
而紧随其后的是燕大物理系的官博,转发并点赞了这条微博。
而随着官博的消息,微博上一直关注陈舟的网友们,这才知道,陈舟居然又去参加了丘赛。
一时间,陈舟的评论区又被轰炸了一番。
而原本在燕大校园网上热闹的投票贴,也被搬到了微博上。
当然,这个投票贴,只有入围之后的人员名单。
但是和燕大校园网一样的是,陈舟的名字迅速登顶,并以绝对的票差遥遥领先。
然后,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丘赛的官方微博,居然悄悄的点赞了燕大数学系的这条微博。
这一操作直接引发了网友们的群体吐槽。
不过,倒没人怀疑这场竞赛的公平性。
毕竟,丘赛的背后,是燕大的老对头。
而且,在接受了大家的吐槽之后,丘赛的官博又把陈舟全科满分的成绩贴了出来,并附上了丘老先生的评语“计算极其严谨,逻辑缜密无误,思路异常清晰。”
这条微博一经发布,比所有人的言论都要有力。
而这条微博的下方,除了大量网友的评论。
各大高校的官博,居然也集体凑齐了热闹。
燕大水木这两个老对头,也是出奇的一致了。
而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丘赛这个才创办几年的大学生数学竞赛,也变得更广为人知。
这对一项赛事的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
作为被讨论的对象,陈舟在退出了校园网后,就再也没关注过这件事。
他依旧平淡的和杨依依两个人,按照他们的计划,在充实中度过每一天。
在丘赛笔试成绩公布后,又过了一周时间,陈舟收到了一封邮件。,
杨依依依旧在查阅着力学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
据杨依依自己说,她们的这个课题正在加快进度,准备在这个月内结题。
杨依依身旁的陈舟,正埋着头,研究着冰雹猜想的问题。
在将冰雹猜想问题进行公式化后,陈舟正在进行相关的范例研究。
x11,代入公式x23x11221,结束。
x13,代入公式x23x3125;x33x51241,结束。
陈舟希望通过代入的实例找到一些规律。
但这显然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
陈舟看着自己写下的内容,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想着“经过xn13xn12的迭代,直到3xn121公式的成立,这其中必有两个结论”
陈舟边思考,边在草稿纸上写下
1、任何一个xi进入迭代以后,都不会回到xi,也就是不会发生数字循环。如果发生循环,这就是反例,也就说明冰雹猜想被证伪。
2、xi进入迭代以后,数值不会发散,即是数值不会越来越大,直至无穷,而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更替。
陈舟看着自己写下的两条结论,并没有多少欣喜的感觉,反而为如何证明它们犯了愁。
不得不说,通过这几天的研究,他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这玩意,真特么的难,比让他解一千道吴西平出的超纲题都难
当然,这也只是陈舟在心里的吐槽。
相比于解一千道吴西平出的超纲题,他还是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冰雹猜想的研究上。
陈舟记得冰雹猜想在2009时,已经被验证到5x260的自然数,没有一例反例。
这种情况下,冰雹猜想大概率是正确的。
想到这,陈舟翻开错题集,认真的看了起来。
错题上是这几天积累的错误方向。
有时候,错误就是指路明灯。
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从错误中反省自己,从而找到正确的路。
陈舟认认真真的看完了后,他又开始了另外一种方法的尝试。
虽然这种方法,从一开始就被他认为是不大可能行得通的。
但多尝试,总归是没错的。
停滞不前,才更可怕。
重新拿出一张草稿纸,陈舟在换了根新笔芯后,开始写到
从n1开始,代入xn13xn12,可以得到x23x112。
如果令x21,那x15,21,85,341,1365,5461,21845,
同理,n2的时候,可以得到x33x2122,再把x23x1121代入的话,也就是x33x3x11211229x1321212。
再同样令x31,那x13,13,53,113,227,909,
上述值,是将x3的等式反推,利用x12213x2113得到的结果。
同理,利用x4、x5等等不断代入的等式,进行反推
陈舟就这样从x2开始,手中的笔不断的书写下去,直到把xn的等式写出来,再进行反推。
没急着把x1的反推式写出来,陈舟就微微摇了摇头。
前面的x2、x3、x4这些,都很容易证明。
但是顺着这个方向,把n扩展到任意数的时候。
反而会发生一个倒错问题。
因为利用xn的公式,将x1倒推出来后,x1会出问题。
是个很大的问题。
作为初始值的x1,它内部的211是包含了未来值部分2n11的。
属于无法证明的问题。
陈舟也就停下了笔,习惯性的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点着,不再继续写下去。
这些算式的最终结果,告诉陈舟,他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
随手翻了翻错题集,刚才的所有算式,果然又出现在了错题集上面。
得,这条不大可能行得通的路,果然又被堵死了。
放下笔,陈舟下意识的就想挠挠头,但立刻终止了这个动作。
相比于拿着笔,不断的点着草稿纸,遇到问题就挠头,可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万一,变得和张中原一样了,那可就真应了他那句,和他年轻时很像了
身旁,杨依依注意到了陈舟的动作,瞥了一眼草稿纸之上密密麻麻的算式。
她低声问道“要不要出去透透气”
陈舟转头看着杨依依,微微一笑“暂时不用。”
说完,陈舟再次拿起笔,继续展开对冰雹猜想的攻击。
时间,也就这样在笔尖悄然流逝。
在距离丘赛过去了两周时间时。
4月5日。
清明节。
似乎是为了应景,这天从早晨开始,就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陈舟和杨依依不得已,只能取消了晨跑的计划。
不过,两人倒也没有贪睡,而是直接起床去吃早餐了。
在食堂吃早餐时,陈舟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丘赛的领队老师打来的。
他首先恭喜了陈舟成功入围五个科目的决赛,然后又交代了一些决赛的注意事项。
挂断电话,陈舟才意识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而那个在1972年,被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康威教授证明问题的自然概括是算法不可判定的冰雹猜想。
在1990年,被哈佛大学数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两位教授证明的事实上在算术等级中是不可判定的冰雹猜想。
在2011年,被陶哲轩称为不太可能被当前技术所证明的冰雹猜想。
陈舟也一样,几乎可以说,毫无进展。
但是收获还是有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陈舟至少摸清了这个问题究竟有多难。
也难怪大数学家厄特希都说,数学还没有成熟到足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陈舟还得到了一些额外的收获。
对数学工具的使用,他更加熟练了。
收回思绪,陈舟看着同样接到电话的杨依依。
等到杨依依挂断电话,陈舟问道“丘赛的领队老师”
杨依依轻轻点头“嗯,我选的两个科目,都入围了。”
陈舟并不意外这个结果,如果杨依依没入围,他反倒会感到意外。
回到宿舍,陈舟就看到赵琦琦三人都已经起来,正坐在书桌前,查着丘赛的比试成绩。
看来,这三个家伙,也接到电话了。
陈舟把早餐递给他们,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自己的草稿纸。
赵琦琦边吃包子,边问道“陈哥,你不查查丘赛的成绩吗”
陈舟手上动作不停,口中回道“五科都入围了。”
赵琦琦又咬了口包子,声音有点含糊“不是,我是说具体的成绩。”
朱明理也同样说道“对呀,陈舟,入围你肯定是入围的。但是具体成绩,你都不看看吗”
陈舟回道“知道入围就行了,至于成绩,应该不错,查不查都一样。”
闻言,赵琦琦和朱明理不说话了。
李礼则是看了陈舟一眼,默默的关闭了打开的网页。
一直到三人把早餐吃完,陈舟都没有去碰过电脑。
赵琦琦又看了一眼陈舟,然后默默的把陈舟的信息输入官网,查询了一下。
朱明理敏锐的察觉了赵琦琦的动作,他悄悄移动身子,靠近了赵琦琦。
李礼虽然没有动身,但同样双眼盯着赵琦琦的电脑屏幕。
随着页面的刷新,三人看到了陈舟的笔试成绩。
赵琦琦忍不住低呼了一声“卧槽全科满分”
朱明理紧随其后“牛逼”
李礼则收回了目光,只是感慨的说了句“没想到,这么难的数论卷,都能全科满分”
听到三人的话,陈舟依旧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只是淡淡的问道“你们谁全科满分了李礼吗”
陈舟还以为是赵琦琦三人中的哪一个,取得了全科满分的成绩。
这三人,在陈舟看来,只有李礼是有这个可能的。
李礼回道“不是我,我不行,是你”
闻言,陈舟微微一愣,轻轻转头,看了三人一眼,随即注意到赵琦琦电脑上的内容。
他没想到赵琦琦这家伙居然查的是他的成绩。
“呃陈哥”
赵琦琦刚要解释,陈舟便说道“没事,查就查了。”
还没等赵琦琦松口气,就听到陈舟又说道“和我想的一样,成绩不错。”
赵琦琦忍不住说道“这哪里是不错,这成绩肯定像李礼说的一样,是唯一的全科满分”
朱明理和李礼同时拽了拽赵琦琦。
朱明理说道“你难道忘记了不错是什么意思吗”
赵琦琦顿时无语,他又想到了陈舟那句“考得不错”
陈舟微微一笑,继续整理自己的草稿纸。
其实,对于这个成绩,他完全不意外。
且不说,他通过错题集已经知道了全科满分。
就算没看错题集,陈舟也基本上能确定自己是全科满分。
对于已经把本科课程结束的他来说,参加针对全国大学生的数学竞赛,考满分,那不是应该的嘛。
本就应该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也只是顺理成章罢了。
因此,从赵琦琦的电脑上,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后,陈舟的内心毫无波动。
当然,如果在总决赛拿下全科金牌和团体金牌,一举包揽所有第一,陈舟还是会很开心的。
毕竟,意义不同,这是他参加的第一个数学竞赛。
和陈舟的淡然相比,随着丘赛的笔试成绩热乎出炉,华国所有地区参加丘赛的学生,都开始在官网上查询丘赛的笔试成绩。
一时间,这个不太给力的官网,竟面临了崩溃的风险。
多亏赛事官方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护,才扛过了这波成绩查询的高潮。
与此同时,官方公布的本次竞赛决赛入围和表扬名单,也流传开来。
入围自然就是晋级决赛了。
至于表扬,自然就是表扬在这次竞赛中发挥的还不错的选手。
虽然没有入围决赛,但是你们也是很优秀的。
燕大校园网上,这份名单也同样被人截图发了帖子。
为了呼应先前的那个丘赛金牌选手的投票贴,这个入围名单的帖子,就被发帖者起名为丘赛投票20,请问你投的那个人,他还在吗
陈舟初看到这个帖子时,还为这个帖子点了个赞。
这个发帖者,起名的功力不错。
这前后照应,也玩得很溜。
这种标题,很容易就吸引到访问者了。
就像陈舟,不就点赞了吗
帖子里,是各路大神的分析。
陈舟简单扫了一遍。
直到一个人把他们团队五人名字全列出来,陈舟才仔细的看了看。
本次丘赛最强团队五人全部入围最后总决赛
陈舟、杨依依、李礼、朱明理、赵琦琦,这是绝代双骄加三人的组合,而李礼、朱明理、赵琦琦这三人全部是绝代双骄之一的陈舟的舍友
难道真的是一人影响一整个宿舍我大胆断言,这个团队,将包揽本次丘赛的金银奖
“一人影响一整个宿舍吗”陈舟微微一笑。
的确,他对宿舍的三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赵琦琦和朱明理再也没玩过撸啊撸,便可以看出来,这影响的深远。
看到陈舟的笑容,杨依依好奇的问道“你看什么呢,还边看边笑的”
陈舟把手机递给杨依依“你看过这个帖子了吗”
杨依依接过来,看了一眼,就把手机还给了陈舟,有些无奈的说道“雨柔和李静早就给我看过了,现在宿舍天天不讨论巨人了,开始讨论我们俩到底谁能拿金牌。”
闻言,陈舟再次笑了笑“反正都一样。”
陈舟不知道的是,在微博上,燕大数学系了他。
说的话只有一句,等着他带领这个团队,拿下所有金牌
而紧随其后的是燕大物理系的官博,转发并点赞了这条微博。
而随着官博的消息,微博上一直关注陈舟的网友们,这才知道,陈舟居然又去参加了丘赛。
一时间,陈舟的评论区又被轰炸了一番。
而原本在燕大校园网上热闹的投票贴,也被搬到了微博上。
当然,这个投票贴,只有入围之后的人员名单。
但是和燕大校园网一样的是,陈舟的名字迅速登顶,并以绝对的票差遥遥领先。
然后,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丘赛的官方微博,居然悄悄的点赞了燕大数学系的这条微博。
这一操作直接引发了网友们的群体吐槽。
不过,倒没人怀疑这场竞赛的公平性。
毕竟,丘赛的背后,是燕大的老对头。
而且,在接受了大家的吐槽之后,丘赛的官博又把陈舟全科满分的成绩贴了出来,并附上了丘老先生的评语“计算极其严谨,逻辑缜密无误,思路异常清晰。”
这条微博一经发布,比所有人的言论都要有力。
而这条微博的下方,除了大量网友的评论。
各大高校的官博,居然也集体凑齐了热闹。
燕大水木这两个老对头,也是出奇的一致了。
而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丘赛这个才创办几年的大学生数学竞赛,也变得更广为人知。
这对一项赛事的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
作为被讨论的对象,陈舟在退出了校园网后,就再也没关注过这件事。
他依旧平淡的和杨依依两个人,按照他们的计划,在充实中度过每一天。
在丘赛笔试成绩公布后,又过了一周时间,陈舟收到了一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