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两天的李景孝,又在想着找机会吃掉一两只,一直追着自己不放的鞑靼骑兵。

    当然,李景孝也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早已经远离了兴州卫。

    所以他现在也已经做好了,万一事不可为了,就一路往东逃回辽东镇的准备。

    在塞罕坝一处面积巨大的松林里,躲了两天后。

    左镇抚司的人,发现一支数量六千左右的鞑靼骑兵,出现在多伦湖附近。

    李景孝让人端来一盆水,对着盆里的水,使用出《玄光术》。

    盆里很快显现出,多伦湖周围的情况。

    众将看着鞑靼人正在安营扎寨,不由兴奋的看向李景孝。

    被人追了这么多天,是个人心里都有一股子火气。

    李景孝嘴角一笑,这六千人一看就知道累坏了。

    安营立寨的讲究可不少,不可能毫无防备的,一窝蜂的在多伦湖南岸直接下马,在湖边立寨。

    万一被围,背后是湖,想逃都没地方逃。

    不是谁都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

    韩信敢背水一战,是有个前提的。

    他早就派了2千轻骑兵,绕到赵军背后,等韩信和赵军主力交战时。

    轻骑兵突袭攻入赵军营地,竖起韩信的大旗,这才真正击溃了赵军士气。

    否则仅仅凭借几千人步卒,再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面对20万赵军,困也能困死韩信。

    李景孝想到这,不由脸色一喜。

    而且自己这边,已经在松林里休整了两天。

    以逸待劳、加上夜间偷袭,赢的概率至少八九成。

    李景孝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甚至他都不愿意等到晚上。

    趁着下午四五点的样子,天色还亮着,就下令全军用饭、喂马。

    半个时辰后出发。

    然后叫来贾蓉,让他带着1百后勤兵,往东联系王忠。

    许诺只要王忠愿意出兵跟随自己作战,今后不仅在粮食、军械上支持他。

    还向皇帝建言,封他为塔山卫指挥同知,管辖塔山卫南北众多地盘。

    而李景孝联系王忠,除了确实想拉上他一起打鞑靼人。

    还打算给自己安排条后路。

    一旦情况不对,有哈达部接应,往东退走会更容易。

    但这话不仅不能和王忠说,连贾蓉都不能告诉。

    免得王忠知道周军有意退回辽东镇,反而生出其他心思。

    草原从来只讲利益,根本没道义可言。

    而且王忠虽然是汉人的名字,但他是百分百的女真人,李景孝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他。

    至于许诺给王忠的好处,其实不过是空头衔。

    不过有时候,大义还是很有用的。

    毕竟这时候的女真人在大周面前,还只是小角色。

    加上女真各部自己时常互相攻伐,塔山卫指挥同知的威慑力还是不小的。

    而且有了这名义,吸纳小部落会容易很多。

    贾蓉听完,脸上顿时露出为难表情。

    但李景孝这一个多月里,杀的人那么多,看人的眼神里,都带着些杀气。

    贾蓉知道自己敢拒绝,说不定真会被这位杀疯了的姑父给斩了。

    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好在李景孝心里明白,这小子到底是宁国府唯一继承人。

    要是死在自己手下,回去不好向元春交代。

    而且贾珍为了讨好自己,连尤二姐、尤三姐这两个小姨子,一起当了元春的陪嫁送给了自己。

    得了人家好处,自然就没必要坑宁国府。

    所以在贾蓉出发之前,送了他一匹速度+2,体魄+1、耐力+1的乌孙马。

    还让贾蓉携带一匹枣红乌孙马,当作礼物送给王忠。

    然后告诉贾蓉,要是王忠为难他,就告诉王忠,今后大周不仅会支持王忠的敌人。

    还会发檄文,塔山诸部只要杀了他王忠,谁就是塔山卫指挥同知。

    贾蓉的脸色这才好了很多。

    送走贾蓉一行人,李景孝骑上追风,留下后勤队,带着四千五百骑兵往北走。

    大战一个月,攻破9个部落时,不仅发现大周的奴隶,还发现不少女真人、兀良哈部的蒙古人奴隶。

    其实鞑靼、瓦剌和兀良哈都是蒙古人,只是此时草原上,鞑靼人势力最大,把瓦剌赶到草原西边。

    把兀良哈赶到了草原东边,鞑靼人自己则占据了最大、最丰饶的草场。

    有了女真、大周和兀良哈部蒙古奴隶的加入,让李景孝越打,手下的人反而越多。

    雇佣的辅兵队也从最初的800人,扩大到了2000人。

    虽然死了不少人,但只要没死在战场上。

    就能靠着三七补血汤救回来。

    甚至每次大战之前,李景孝已经开始分发,用三七散和水,做出的三七补血汤给士兵们。

    一旦受伤,就拿出水袋灌一大口,重伤变轻伤。

    轻伤很快愈合,所以大军的士气和战意,一直都非常高。

    甚至到了听到有大战,一个个不仅毫无畏惧心。

    摩拳擦掌的期盼着上战场赚人头换钱。

    而且辅兵队里,不断加入的女真人、蒙古人拿到赏银后。

    立马对李景孝忠心耿耿起来。

    大军徒步牵着马,沿着松林走了40里地,来到多伦湖东侧一片山丘背面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李景孝命令大军休整、上甲,自己则骑着追风上了个山丘的树林里。

    在高地观察着,已经在多伦湖南岸安营扎寨的鞑靼人的同时。

    心里还想着,看围剿自己的鞑靼人骑兵数量和规模。

    大同和宣府的鞑靼人,应该已经退走。

    最少也应该有军令,从宣府那边,传递回了草原上。

    否则不可能有这多的部族,聚齐起来围剿自己。

    毕竟草原各部之间常有争端,为那些已经被灭族的部落,报仇的决心不可能这么强。

    只有鞑靼人共认的大汗,才有那个资格和威慑力,逼着各部死追着自己不放。

    要是自己的判断正确,就意味着战前希望的战略意图已经完成。

    打完这一仗,自己也该往东,或者往南撤退了。

    不过要是能收编王忠所部,甚至召集兀良哈的蒙古人跟随自己。

    那谁追、谁逃,可就难说了。

    李景孝这一路上,其实根本不怕追击自己的鞑靼人。

    他所担心的是骑兵战损后,没兵员补充。

    一旦人数缩减到一定程度,还活着的骑兵和军官们,心里肯定会想着逃回大周。

    而他一直尽量避免和鞑靼骑兵正面硬碰硬的交战,只找那些没多少防备和可战之兵的部落下手。

    为的就是避免损失过大,也为了制造混乱和恐慌。

    给大同和宣府那边的鞑靼大军,更多的心理压力。

    事实也证明了,他这想法是对的。

    当夜900重骑兵打头阵,李景孝自己也身披重甲,手握熟铜棍。

    牵着马走在大军最前面,一路摸到了敌人3里处的一处树林外。

    看着连绵的篝火,心里不由兴奋起来。

    这么近都没被发现,看样子,这6000的鞑靼人基本上没什么军纪可言了。

    下令全军上马,大军只要几分钟,就能冲进敌营。

    李景孝坐在马上,举起手里的熟铜棍,对着900重骑兵喊道,“全军突击,随我一路杀进敌营,生擒敌将。”

    主将带头冲锋,士气自然不会低。

    而且李景孝一路上带着他们杀穿大半个草原,战绩早已经让这些骑兵对他有些盲目的信任了。

    眼看李景孝一身重甲,重骑兵一个个都热血上涌。

    李景孝眼看士气可用,催动追风小跑。

    后面的重骑兵也开始小跑加速,没一会,阵阵马蹄轰鸣声,传遍多伦湖。

    一些鱼儿,都被马蹄声,震的从湖里跃出水面。

    离鞑靼人军营,只有五百米时,军营里才响起了凄厉的牛角号。

    可惜此时想排兵布阵,阻击重骑兵已经晚了。

    李景孝一马当先,一棍子劈过去,打死一个骑马冲向自己的鞑靼人。

    随后铜棍或是横扫,或是直刺,带着重骑兵轰隆隆的冲进了敌营。

    径直朝着主帅的帅帐冲过去。

    1600轻骑兵和2000千辅兵,在重骑兵冲进敌营后。

    绕着营地南侧冲击,尽可能的把人往东或者湖边赶。

    李景孝一路狂冲,手里也不知道打碎了多少个鞑靼人的脑袋或者脖子。

    远远看到了主帐外,几个穿着明显不同于普通人骑兵的中年人,快步出了帐篷,上了马匹就想逃走。

    李景孝一眼看出这人的身份不低,只要干掉他,必然会打击到鞑靼人的士气。

    收起熟铜棍,拿出‘铁胎弓’,拉弓搭箭,对着其中一人就是一箭。

    “小心”。

    哈尔巴拉一直都在留意着周军,看到领头的敌将拉弓射箭。

    忙向主帅提醒小心。

    可喊了句‘小心’,再回头看向主帅时。

    就发现一根利箭,已经穿透了主帅的胸口。

    哈尔巴拉脸色巨变,暗道,怎么可能这么快?

    只是等他再回头,看向周军时,瞳孔里就浮现出,一根利箭射向自己的虚影。

    然后心口一疼,低头一看,一根利箭已经深深扎进了自己的胸膛。

    百米外的李景孝,眼看两箭射杀了两个重要人物,脸上不由浮现笑意。

    随手用铁胎弓,挡开砍向自己的一柄马刀,抽出一个利箭,往自己右侧一刺。

    箭头切开一个鞑靼人的脖子,这才拉弓,瞄准另外一个身穿厚实扎甲的鞑靼头领。

    可惜鞑靼亲卫们有了反应,在利箭出弦时,一个身高至少1米9的巨汉,一把拉住阿古拉的胳膊,把人从马上拽了下来。

    而利箭此时也刚好从,阿古拉的胸口侧边飞过,射穿了马脖子。

    阿古拉见状,吓得魂飞魄散。

    哪里还顾得上形象,大喊着‘快撤,快撤’。

    那巨汉听到这话,脸色不由浮现出愤怒表情。

    但到底是自己的首领,乌兰巴日再怎么瞧不上,也不得不听令。

    只是等乌兰巴日扶起阿古拉时,一根利箭毫无征兆的,忽然穿过七八十米的距离。

    一箭穿透阿古拉的同时,箭头还扎进了乌兰巴日披甲的肩膀里。

    这下,号称草原红虎的乌兰巴日,再没之前的勇气和凶悍,忍着肩膀上的疼痛。

    抓着阿古拉胸口上的箭杆,猛的一拧,拧断了箭杆,把阿古拉抽出。

    再握着剩下的箭杆,想拧断之后便于行动,却不想,又是一箭射过来。

    直接穿透了乌兰巴日身上三层重甲。

    而李景孝此时,离主帐篷,也只剩下三十几米。

    放下铁胎弓,抽出铜棍,左右横扫,打飞五六个鞑靼亲卫。

    径直冲到乌兰巴日身边,对着他的脑袋就是一棍子。

    这位站着就有马匹一样高的勇士,完全没了过去的勇猛,就被一棍子打碎了脑袋。

    瞬间,周围还活着的鞑靼亲卫,一个个面色如土。

    不过主帅战死,这些亲卫却没人逃。

    反而一个个抽出武器死战。

    但亲卫不得不死战,普通人鞑靼士兵就没这个勇气了。

    在重骑兵跟着冲过来时,很快就有人转身就跑。

    李景孝也不管这些逃兵,骑着马,连续干掉了十几个死战的亲卫,靠近中军大帐,一棍子对着中军大纛抡了下去。

    喀嚓一声,拳头大小粗的大纛旗杆,被李景孝一棍子直接打断,慢慢倒了下去。

    中军主帅的旗子倒了,周围的还在抵抗鞑靼人,再无抵抗下去的勇气。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亡命而逃。

    李景孝和重骑兵们,自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花了点功夫,把上百个鞑靼主帅的亲卫全干掉。

    带着重骑兵提高马速,开始追杀鞑靼人。

    而鞑靼人很快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营地外至少好几千大周轻骑兵不断砍杀的同时,尽可能的把慌乱的同伴往湖里赶。

    等李景孝带着重骑兵,杀穿整个军营,至少干掉两千人。

    剩下的两三千残兵,此时只能一边抵抗,一边下意识的往多伦湖边打边后退。

    直到再退,就要被赶进湖里,不少鞑靼人才发现,自己已经退无可退了。

    李景孝带着重骑兵,绕了个圈子,回头看了眼重骑兵们的状态。

    见这些家伙一个个眼睛都红了,一幅跃跃欲试继续冲杀的样子。

    这才一挥手里的铜棍。

    沿着多伦湖岸边,再次冲出去。

    :&amp;lt;a href=&amp;quot;&lt;a href=&quot;<a href="https://y&amp;quot;&quot;" target="_blank">https://y&amp;quot;&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a href="https://y&amp;quot;&lt;/a&gt;" target="_blank">https://y&amp;quot;&lt;/a&gt;</a> target=&amp;quot;_blank&amp;quot;&amp;gt;&lt;a href=&quot;<a href="https://y&amp;lt;/a&amp;gt;&quot;" target="_blank">https://y&amp;lt;/a&amp;gt;&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a href="https://y&amp;lt;/a&amp;gt;&lt;/a&gt;" target="_blank">https://y&amp;lt;/a&amp;gt;&lt;/a&gt;</a>。手机版:&amp;lt;a href=&amp;quot;&lt;a href=&quot;<a href="https://y&amp;quot;&quot;" target="_blank">https://y&amp;quot;&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a href="https://y&amp;quot;&lt;/a&gt;" target="_blank">https://y&amp;quot;&lt;/a&gt;</a> target=&amp;quot;_blank&amp;quot;&amp;gt;&lt;a href=&quot;<a href="https://y&amp;lt;/a&amp;gt;&quot;" target="_blank">https://y&amp;lt;/a&amp;gt;&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a href="https://y&amp;lt;/a&amp;gt;&lt;/a&gt;" target="_blank">https://y&amp;lt;/a&amp;gt;&lt;/a&g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