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章电力时代(第三更,求订阅)
石油禁运是解除了。
但是廉价石油的时代却结束了,夺回石油定价权的产油国,直接把油价稳定在了10美元以上的水平。
石油价格的暴涨,对各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对于未来的石油走势,李毅安是非常清楚,在收到从华盛顿传来的决议后,他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大本土的石油产量。”
李奕轩的眉头微皱:
“父亲,您的意思是……油价不会下跌吗?”
“好不容易涨上去的价格,哪有那么容易下跌,那些收回石油标价权的国家,是不会在油价让做出让步的,想要把石油价格打下来,就必须要加大石油供给。”
放下手中的笔,李毅安说道:
“从理论上来说,接下来,美国、英国以及所有的产油国,都会加大石油生产,增加对市场供给,而且高油价也让石油公司有增产的动力,等到市场饱和之后,价格自然会下来。”
这就是最简单的供需关系。
“现在的石油价格是多少?”
“波斯湾离岸价:是每桶11.65美元,但需自付战争风险保险。”
“那么我们采购苏联的石油价格是多少?”
“苏联向我们出口的石油,与其通过经互会体系向盟国供油的价格是一致的,都是以9.8美元每桶供货,而其仍能获利400%。”
听着儿子的汇报,李毅安忍不住感叹道:
“400%啊!这样的暴利……难怪啊!”
难怪苏联会陷入石油红利之中无法自拔,石油暴利掩盖了苏联所有的问题,需要什么,无非就是几桶石油的事。
仅仅只是去年短短几个月里,苏联通过高价出口石油多获外汇50亿美元!
而今年呢?
苏联会在今年开始变得过度依赖石油:石油占出口总收入比重从去年的从28%快速飙升。
想到石油红利给苏联带来的种种影响,李毅安心叹一声,然后说道:
“我们可以获得低价石油的原因是因为苏联需要我们的技术,是附带技术转让条款的。”
去年勃列日涅夫来访表面上来送礼的,可实际上呢?
苏联同样需要SEA的技术以及产品。
“是的,父亲,苏联的石油产量虽然超过4亿吨,但是他们的钻井技术、采油技术是非常落后的,以钻井效率来说,苏联的每台钻机月进尺仅280米,而我们的石油公司每台钻机月进尺为920米,通过引进钻机和相关技术,他们的每台钻机月进尺在今年有望突破500米。
同时,苏联还需要大口径钢管用于建设石油、天然气管线:比如完成“友谊二号“管道,其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
李奕轩稍微回忆了一下之前看过的资料,又补充道:
“根据通商产业部的推测,苏联通过引进钻机、采油机以及钻井、采油技术,他们今年的产量将会超过5亿吨,对西欧以及我们的出口,也将超过1亿吨,仅此一项,就可以获利超过120亿美元!”
点了点头,李毅安说道:
“是的,没错,接下来石油将会出形成双轨制价格体系:长期合同价锁定在11.65美元,但供应量会有相应的缩减,毕竟,欧佩克在减产抬价,现货市场溢价应该会超过20%。在这种情况下,本土石油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它是弥补市场缺口的唯一选择,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毅安稍微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
“电力,这是我们减少对石油依赖的唯一选择,至少目前是……”
为什么李毅安会磕电车,并不仅仅只是因为SEA的天气适合电动汽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石油汽车消耗量约占全球石油消费的40%,虽然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如果抛除其在交通上的应用,它也就是一种普通的原料而已经。
这次石油危机,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形成了石油直接影响到所有人生活的基本石油共识。对私家车依赖度高的欧美各国,在油价上涨期间,形成了这一共识。
为了应付石油危机,欧洲力推柴油车,因为柴油价格稳定,而美国、SEA汽车工业全面转型,车企加速研发省油车型,如此种种。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产地高度集中,且供应受制于人。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石油美元霸权”。
石油美元霸权的建立的前提,并不是美国与哈萨签署安全保障条约,而是世界对石油的需求。
只要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不变,没有任何人能挑战石油美元霸权。
想要挑战石油美元霸权,只有一点——国力上全面超过美国,并且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
而与此同时,还需要动摇石油美元的根本——需求!
而汽车电力化,就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车辆是电动汽车,那么就等于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减少了20%,在供需关系下,石油价格会全面下跌。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电动汽车会消除对私家车对汽油的依赖度,这也就动摇了石油在欧美各国民众心中“硬通货”的地位,失去了市场的“硬通货”共识之后,美元再绑定石油又有什么意义?
石油美元的核心是什么?
就是石油的“硬通货”地位。
而这才是李毅安磕电动汽车的关键因素,也是未来与美国对抗的一柄利剑,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柄利剑是何等的致命。
但是,另一个世界的成功经验告诉李毅安,电动汽车同样也可以做成普通买菜车,也可以和燃油车进行竞争。
美国人可以用20年的时间,用三次石油危机,建立“石油共识”。
而自己呢?
则可以用20年的时间,把电动汽车送到千家万户,建立起“电动汽车共识”,油价每上涨一分,对于电动汽车的友好度就增加一分,毕竟,相比于油车,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几乎……不值一提。
父亲的话,让李奕轩下意识的回答道:
“电力,父亲,您指的是新一代核电站吗?”
就在去年岁末,李奕轩赶到中兴参加了核电站的奠基仪式。
“对,就是新一代核电站!”
李毅安点头说道:
“我们的核电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我们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当时的核电技术主要是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些机组主要用于验证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但是从十三年前开始,我们推出了第二代核电技术,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建设。这些机组在功率和安全性上有了显著提升,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开始成批建造的500至1100兆瓦的压水堆和沸水堆……”
在核电技术上,SEA确实是遥遥领先的,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毅安的指引——作为物理学家的他,甚至亲自参与了核电站的设计,靠系统的技术“偷渡”,从初代核电站开始,SEA的核电技术就领先于各国,并且最早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SEA前后修建了56个反应堆,核电占比超过35%,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加。
“去年,第三代反应堆已经研制成功,这是更加先进的轻水堆,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未来我们50%以上的电力,都将由核能提供,核能,再加上煤炭,足以保证我们未来的电力供应。”
当然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未来还会有光伏发电,SEA本身就有着日照充足的特点,将来家家户户的房顶上装上太阳能发电板,不仅可以满足家庭用电的需要,还可以向电网供应大量的电力。
热带也有热带的优势,当然,这不仅需要解决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就理论上来说,电力是来源广泛,且很难受到他国操控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些只是开始,在未来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解决可控核聚变技术,等到那个时候,或许,我们真的也就拥有了无限能源,整个世界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话音稍顿,李毅安的目光闪动着全都是期待,这种期待更多的是渴望,
看着父亲神情,李奕轩的嘴角不禁上扬,这么年了,每当谈到技术的时候,父亲总是如此。
他是能够理解父亲的,其实,相比于做为政客,父亲更像是一个科学家,或者说他的初心是成为科学家才对,就像当年他在巴黎时一样,辗转于各个学校旁听,为的就是能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不是被学校以及专业所束缚。
只不过战争改变了所有的一切,原本父亲可以成为不逊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家。但是他却不得不走向另一条道路。
或许,这里正是他们幸运的地方,因为有了父亲,才缔造了这里的一切,当然,这同样也是父亲耿耿于怀的地方了……
而受父亲的影响,李奕轩对物理学等学科的也有一定的研究,于是他便说道:
“父亲,关于可控核聚变上,我前阵子去南洋大学时,稍微了解了一些……”
这一天,他们父子两人继续在那里聊了很多关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问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一些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知识。
虽然李毅安安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但是,因为在另一个时代,人类还没有发明可控核聚变,所以,系统并不能够给的帮助。
但无论如何,电力……才是未来能源的核心!
(本章完)
石油禁运是解除了。
但是廉价石油的时代却结束了,夺回石油定价权的产油国,直接把油价稳定在了10美元以上的水平。
石油价格的暴涨,对各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对于未来的石油走势,李毅安是非常清楚,在收到从华盛顿传来的决议后,他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大本土的石油产量。”
李奕轩的眉头微皱:
“父亲,您的意思是……油价不会下跌吗?”
“好不容易涨上去的价格,哪有那么容易下跌,那些收回石油标价权的国家,是不会在油价让做出让步的,想要把石油价格打下来,就必须要加大石油供给。”
放下手中的笔,李毅安说道:
“从理论上来说,接下来,美国、英国以及所有的产油国,都会加大石油生产,增加对市场供给,而且高油价也让石油公司有增产的动力,等到市场饱和之后,价格自然会下来。”
这就是最简单的供需关系。
“现在的石油价格是多少?”
“波斯湾离岸价:是每桶11.65美元,但需自付战争风险保险。”
“那么我们采购苏联的石油价格是多少?”
“苏联向我们出口的石油,与其通过经互会体系向盟国供油的价格是一致的,都是以9.8美元每桶供货,而其仍能获利400%。”
听着儿子的汇报,李毅安忍不住感叹道:
“400%啊!这样的暴利……难怪啊!”
难怪苏联会陷入石油红利之中无法自拔,石油暴利掩盖了苏联所有的问题,需要什么,无非就是几桶石油的事。
仅仅只是去年短短几个月里,苏联通过高价出口石油多获外汇50亿美元!
而今年呢?
苏联会在今年开始变得过度依赖石油:石油占出口总收入比重从去年的从28%快速飙升。
想到石油红利给苏联带来的种种影响,李毅安心叹一声,然后说道:
“我们可以获得低价石油的原因是因为苏联需要我们的技术,是附带技术转让条款的。”
去年勃列日涅夫来访表面上来送礼的,可实际上呢?
苏联同样需要SEA的技术以及产品。
“是的,父亲,苏联的石油产量虽然超过4亿吨,但是他们的钻井技术、采油技术是非常落后的,以钻井效率来说,苏联的每台钻机月进尺仅280米,而我们的石油公司每台钻机月进尺为920米,通过引进钻机和相关技术,他们的每台钻机月进尺在今年有望突破500米。
同时,苏联还需要大口径钢管用于建设石油、天然气管线:比如完成“友谊二号“管道,其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
李奕轩稍微回忆了一下之前看过的资料,又补充道:
“根据通商产业部的推测,苏联通过引进钻机、采油机以及钻井、采油技术,他们今年的产量将会超过5亿吨,对西欧以及我们的出口,也将超过1亿吨,仅此一项,就可以获利超过120亿美元!”
点了点头,李毅安说道:
“是的,没错,接下来石油将会出形成双轨制价格体系:长期合同价锁定在11.65美元,但供应量会有相应的缩减,毕竟,欧佩克在减产抬价,现货市场溢价应该会超过20%。在这种情况下,本土石油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它是弥补市场缺口的唯一选择,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毅安稍微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
“电力,这是我们减少对石油依赖的唯一选择,至少目前是……”
为什么李毅安会磕电车,并不仅仅只是因为SEA的天气适合电动汽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石油汽车消耗量约占全球石油消费的40%,虽然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如果抛除其在交通上的应用,它也就是一种普通的原料而已经。
这次石油危机,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形成了石油直接影响到所有人生活的基本石油共识。对私家车依赖度高的欧美各国,在油价上涨期间,形成了这一共识。
为了应付石油危机,欧洲力推柴油车,因为柴油价格稳定,而美国、SEA汽车工业全面转型,车企加速研发省油车型,如此种种。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产地高度集中,且供应受制于人。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石油美元霸权”。
石油美元霸权的建立的前提,并不是美国与哈萨签署安全保障条约,而是世界对石油的需求。
只要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不变,没有任何人能挑战石油美元霸权。
想要挑战石油美元霸权,只有一点——国力上全面超过美国,并且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
而与此同时,还需要动摇石油美元的根本——需求!
而汽车电力化,就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车辆是电动汽车,那么就等于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减少了20%,在供需关系下,石油价格会全面下跌。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电动汽车会消除对私家车对汽油的依赖度,这也就动摇了石油在欧美各国民众心中“硬通货”的地位,失去了市场的“硬通货”共识之后,美元再绑定石油又有什么意义?
石油美元的核心是什么?
就是石油的“硬通货”地位。
而这才是李毅安磕电动汽车的关键因素,也是未来与美国对抗的一柄利剑,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柄利剑是何等的致命。
但是,另一个世界的成功经验告诉李毅安,电动汽车同样也可以做成普通买菜车,也可以和燃油车进行竞争。
美国人可以用20年的时间,用三次石油危机,建立“石油共识”。
而自己呢?
则可以用20年的时间,把电动汽车送到千家万户,建立起“电动汽车共识”,油价每上涨一分,对于电动汽车的友好度就增加一分,毕竟,相比于油车,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几乎……不值一提。
父亲的话,让李奕轩下意识的回答道:
“电力,父亲,您指的是新一代核电站吗?”
就在去年岁末,李奕轩赶到中兴参加了核电站的奠基仪式。
“对,就是新一代核电站!”
李毅安点头说道:
“我们的核电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我们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当时的核电技术主要是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些机组主要用于验证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但是从十三年前开始,我们推出了第二代核电技术,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建设。这些机组在功率和安全性上有了显著提升,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开始成批建造的500至1100兆瓦的压水堆和沸水堆……”
在核电技术上,SEA确实是遥遥领先的,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毅安的指引——作为物理学家的他,甚至亲自参与了核电站的设计,靠系统的技术“偷渡”,从初代核电站开始,SEA的核电技术就领先于各国,并且最早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SEA前后修建了56个反应堆,核电占比超过35%,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加。
“去年,第三代反应堆已经研制成功,这是更加先进的轻水堆,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未来我们50%以上的电力,都将由核能提供,核能,再加上煤炭,足以保证我们未来的电力供应。”
当然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未来还会有光伏发电,SEA本身就有着日照充足的特点,将来家家户户的房顶上装上太阳能发电板,不仅可以满足家庭用电的需要,还可以向电网供应大量的电力。
热带也有热带的优势,当然,这不仅需要解决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但是就理论上来说,电力是来源广泛,且很难受到他国操控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些只是开始,在未来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解决可控核聚变技术,等到那个时候,或许,我们真的也就拥有了无限能源,整个世界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话音稍顿,李毅安的目光闪动着全都是期待,这种期待更多的是渴望,
看着父亲神情,李奕轩的嘴角不禁上扬,这么年了,每当谈到技术的时候,父亲总是如此。
他是能够理解父亲的,其实,相比于做为政客,父亲更像是一个科学家,或者说他的初心是成为科学家才对,就像当年他在巴黎时一样,辗转于各个学校旁听,为的就是能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不是被学校以及专业所束缚。
只不过战争改变了所有的一切,原本父亲可以成为不逊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家。但是他却不得不走向另一条道路。
或许,这里正是他们幸运的地方,因为有了父亲,才缔造了这里的一切,当然,这同样也是父亲耿耿于怀的地方了……
而受父亲的影响,李奕轩对物理学等学科的也有一定的研究,于是他便说道:
“父亲,关于可控核聚变上,我前阵子去南洋大学时,稍微了解了一些……”
这一天,他们父子两人继续在那里聊了很多关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问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一些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知识。
虽然李毅安安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但是,因为在另一个时代,人类还没有发明可控核聚变,所以,系统并不能够给的帮助。
但无论如何,电力……才是未来能源的核心!
(本章完)